1 / 5
文档名称:

感受自然--走进秋天教学设计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感受自然--走进秋天教学设计教案.doc

上传人:雾里看花 2019/4/21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感受自然--走进秋天教学设计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教学设计《感受自然---走进秋天》朱台中学许曰华一、教学目标:1、认识秋天 2、描绘秋天 3、感悟秋天二、教学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建构新的作文教学。学****策略有:搜集、积累、质疑、小组讨论、比较研究、拓展强化与感悟思索。 三、课前准备:学生:1、留心观察周围的自然景物,从感官上认识秋天。2、搜集有关秋天的词语。3、搜集古人和今人描写秋天的精彩文章或诗篇。教师:1、搜集有关秋天的画面,制作成多媒体辅助教学。2、搜集古人和今人描写秋天的精彩文章或诗篇。四、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情境体验教师: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我们北方四季分明,不同的季节都会带给我们不同的享受和乐趣。提出问题: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喜欢这个季节?请同学讲述自己的喜好,并说明其原因,与大家交流。从而导入现在正是收获的秋季,这节课,我们就上一节《走进秋天》作文课,同时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认识秋天、描绘秋天、感受秋天。(说明:新知识的学****是在原有知识建构的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为课堂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写作氛围,在教学的开始就提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的方向。)(二)展示交流,认识秋天1、首先让学生找出标志着秋天的事物。(如:落叶、枫叶、秋霜、寒蝉、芦苇花、成熟的果实、中秋的月亮、菊花等等。)2、然后让学生积累代表秋天的词语。(如:天高云淡、秋高气爽、落叶枯黄、层林尽染、寒蝉凄切、秋风萧瑟等等。)3、最后教师补充,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和词语,实现师生课前搜集到资料在课堂上共享。(说明: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并养成积累****作素材的****惯。从而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三)思路导引,描绘秋天1、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描绘出最令自己感动的秋天的场景,或绚丽、或多彩、或厚重、或肃杀、或冷寂,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对抗与撞击,在其描述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秋天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想象,力求有创意地表达。2、让学生搜集一些古人和今人描写秋天的片段,对这些优秀的文章进行朗诵,进而达到欣赏的目的。3、在引导学生欣赏佳作的同时,进行写作指导。片段1:峻青《秋色赋》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你瞧,西面山洼里那一片柿树,红得多么好看。简直象一片火似的,红得耀眼,古今多少诗人画家都称道枫叶的颜色,然而,比起柿树来,那枫叶却不知要逊色多少呢。方法:1)、要抓住秋天的特点:通过比较来表现。2)、视觉:颜色(大小、形状、图案)3)、修辞:比喻、对比。片段2: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秋雨打着他们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藓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方法1)、融入情感:喜、怒、哀、乐。2)、要有层次:整体——局部、远——近等。3)、要善于联想和想象。4)、修辞:拟人。  4、学生看画面描绘秋天。分两步:1)可以用“秋”字来描绘。2)不着“秋”字,尽显秋意。(通过以上二个环节,从而完成第二个教学目标——描绘秋天。)(四)心灵涌动感悟秋天1、先用一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