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牙痛针灸治疗的基本治法.docx

格式:docx   大小:5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牙痛针灸治疗的基本治法.docx

上传人:小博士 2019/4/22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牙痛针灸治疗的基本治法.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牙痛针灸治疗的基本治法(1甘肃省河西学院;甘肃张掖734000;2晋城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山西晋城048000)摘要:木文阐述了牙痛针灸治疗的基木治疗方法,对主要治疗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治疗牙痛疾患提供参考依据。针灸治疗牙痛的方法,可有多种多样,千般变化,但不外辨证论治、循经取穴原则及结合临床经验用穴等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法。关键词:针灸;牙痛;辨证论治;经验用穴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牙痛是牙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是口腔疾患经常遇到的症状之一。可见于西医学的舗齿、牙髓炎、根尖周围炎和牙本质过敏等,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牙痛发作或加重,属中医学“牙宣”“骨槽风”范畴。中医认为:风热侵袭、风火邪毒侵犯,伤及牙体及牙龈肉,邪聚不散,气血滞留,气血不通,瘀阻脉络而为病。手、足阳明经脉分别行经下齿、上齿,大肠、胃腑积热或风邪外袭经络,郁而化火,火邪循经上炎而发牙痛。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亦可引起牙痛。亦有多食甘酸之物,口齿不洁,垢秽蚀齿而作痛者。因此,牙痛与气血的通畅与否,手足阳明经和肾经有关。在治疗上一般均遵循辨证论治及循经取穴的基木治疗方法,但也有一些穴位是临床经验的总结而得出的,如尺泽穴、耳门穴、听宫穴等。木文就牙痛的针灸治疗方法作如下综述。1辨证论治、循经取穴辨证论治和循经取穴是我们一般所遵循的原则,如黄颂敏⑴辨证循经取穴治疗牙痛30例,中医辨证分型:风火外袭为发作急骤,牙痛剧烈,牙龈红肿,兼发热口渴,腮腺肿胀,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疗取合谷、颊车、翳风、风池、浮白、完骨、阿是穴。釆用平补平泻,同时嘱患者按摩颊车或上下牙作咀嚼动作。胃火炽盛为牙痛剧烈,牙龈红肿甚至出血,遇热更甚,伴口臭,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数。取合谷、颊车、内庭、厉兑、曲池、角孙,用泻法,强刺激,内庭可点刺出血。虚火上炎为牙齿隐隐作痛,时作时止,午后或夜晚加重,日久不愈可见牙龈萎缩,伴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舌质红嫩,少苔或无苔,脉细数。取合谷、颊车、下关、太溪、照海,太溪、照海两穴用补法。上牙痛可加太阳、额醪;下牙痛可加大迎、承浆。%。闫辉⑵循经取穴针刺拔罐相结合治疗牙痛486例,治疗方法:主穴:合谷(病侧)、下关(病侧)、人椎、陶道;配穴:颊车(下牙疼吋取),三间(风热重时取)。针刺得气后在下关穴处拔一小罐,大椎、陶道二处拔一大火罐(针留罐内)。20分钟后起针和火罐,每日针刺拔罐1次,连续治疗3次基本治愈。治疗结果:本组486例,针1次痊愈者78例,针2次痊愈者345例,三次痊愈者61例,针3次显效2例,%,有效率为100%。针刺拔罐并用增强了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的功能,故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属手太阴肺经的合(水)穴,本穴针对中医之“肾虚”“风火”牙痛。彭晓青[3]认为肾虚牙病,针尺泽施补法,旨在滋水育阴而清虚热。风火牙痛,多系大肠、胃腑有热,或风邪外袭阳明所致。取尺泽行泻法,意即清热降气,调和肠胃,通经止痛。在临床实践中治疗牙痛具有很好的疗效。何明庚⑷治疗牙痛针刺尺泽穴73例与针刺合谷、下关、颊车三穴56例对照,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46例,有效24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31例,无效5例次。显效率:%,%,P<,有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