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摘要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新时代的一个主题,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中的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它的成功与否,而政府经济管理作用的正确发挥,其前提是必须对政府的经济管理角色进行准确定位。,从美衡各阶级利益和80年代激活经济的两次改革的成功,德国二战后助推经济腾飞的国民教育制度的有效实施,以及原苏联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失败,我们可以得出重要的经验与教训。通过对上述各国经济发展史的回顾与总结,使我们可以明确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背下,我国政府在经济管理中应该扮演好的三个角色,即利益平衡者、市场激活者优质教育提供者。在政府从原有角色向目标角色的转变中,我们应注意转变过程中的战略与策略,并预防政府失败,注重政府自身改革。这些对于更好、更快地实现经济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早日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和谐社会;政府角色;经济管理第1章引言11本课题的依据和意义政府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应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需要发挥哪些作用,达到哪些目标?特别在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政府应该如何作,政府的经济管理角色定位需要有什么转化,如何实现这些转化?这些是我们面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大的时代主题时必须回答的问题。近代以来,许多欧洲国家和亚洲国家在发展道路上已走在了我国前面,借鉴他们在经济发展史中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我们少走弯路,更好、更快地建立起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如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管理方面的职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自由主义的守夜角色到社会秩序与经济生活的积极干预者。当代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学者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与角色又有了新的主张,查尔斯·沃尔夫在他的《市场或政府一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中认为,市场有失败,政府也有失败,政府干预经济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这个范围就是市场长久失败的地方以及政府去干预并不会带来政府失败的方面。而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管理实践来看,政府的职能与角色确实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一些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社会化,宏观调控、综合协调职能增强。 12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本论文采用了历史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运用公共管理理论、经济学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下的政府经济管理角色定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在研究过程中,做到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一般研究与典型研究相结合。基本思路是通过分析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回顾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的典型案例,从中择取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对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角色定位进行思考与分析,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参考。第2章构建谐社会与政府经济管理角色定位21和谐社会的提出及其特征目前我国人均已经超过1000美元,从国际上看,这一时期往往是社会稳定问题非常突出的时期。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一方面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另一方面催生了大量的利益主体和利益群体,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因而,不同利益主体、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利益矛盾大量出现了,人民内部的物质利益矛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而解决这些矛盾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川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谈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强调促进人与目然的和谐,使社会更加和谐,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充分说明建立和谐社会,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指出把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是对党的十六大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这一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从特征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第2章构建和谐社会与政府经济管理角色定位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