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学年论文范例1.doc

格式:doc   大小:76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学年论文范例1.doc

上传人:一花一叶 2019/4/23 文件大小: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年论文范例1.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嘉应学院文学院本科学年论文(2005级)题目:乡土中国诗意的存留与消解——师陀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读解姓名:邹宛均学号:32专业(方向):汉语言文学(师范)指导教师:陈红旗目录内容摘要(含关键词) 1一、“果园城”时代的甜蜜与荒凉 2二、“果园城”意象所隐喻的多重内涵 6(一)新旧交替时代中民族和国家的缩影 6(二)“废墟上”的“失乐园” 6(三)宗法文化的有机载体 7三、乡土情结与现代意识的矛盾绞缠 8结语 11注释: 12参考文献目录: 13内容摘要在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中,师陀以挽歌式的手法道出了时代的“甜蜜与荒凉”。“果园城”意象独特的隐喻性隐含着作者重建人类精神家园的希冀。作为一个在传统中国成长起来的现代知识分子,作者通过描绘果园城充满世外桃源气息的美丽风光,寄寓了自己的理想和希冀;与此同时,他也展示了果园城世界的衰败和凋敝,无论是豪门深院还是贫家小户,无论是矗立在城头的塔还是尘土极深的街头,都在时间的流逝中日渐败落,小城人也在这种环境中变得日渐麻木。如此,作者一方面揭露了果园城的愚昧与落后,另一方面又对果园城充满了深切的缅怀之情。可以说,作者对以果园城为代表的民间社会是持双重态度的:现代意识下的文化批判和乡土情结中的眷恋相伴随;热烈的希冀与深刻的困惑相绞缠。“眷恋”与“批判”态度也体现了作者对果园城的爱与恨和诗性的超越。关键词:师陀《果园城记》隐喻乡土情结现代意识乡土中国诗意的存留与消解——师陀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读解20世纪40年代,正是中华民族处于方生未死之间的一个极为严峻的时刻,战争给这个民族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但战争同时也催生了这个民族灵魂的觉醒,对于已有20多年坎坷发展历史的现代文学来说,40年代也走到了一个特殊的收获期。战争给作家带来了最激烈的生存体验,战争导致地域分割,也造成了事实上多元化的文化生态。于是在一个共同的大背景下,身处不同地域的作家从他们自身的禀赋、气质、境遇出发,对这个动荡的大时代做出了各自不同的回应。如此,师陀的《果园城记》作为其“最得意的短篇结集”,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战争时期作家如何以独特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营构回应战争的成功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果园城”之于芦焚,不仅是因为城中的人物是****知的人物”,事件是****知的事件”,“其中更浸透着他的理想追求,他的哲学感悟,他的审美情感和他的性格力量”。[1]本文试从“果园城”时代的甜蜜与荒凉、“果园城”所具有的独特隐喻性、作者对小城既“眷恋”又“批判”的复杂立场及其乡土情结与文化批判的矛盾绞缠三方面进行分析,以读解师陀的《果园城记》所展现出来的乡土中国诗意的留存与消解的复杂情状。一、“果园城”时代的甜蜜与荒凉师陀的小说集《果园城记》仿佛一首朴素而纯情的乡土抒情诗,一首柔和而凄凉的人生行吟曲,这使得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20世纪40年代沦陷区乡土小说代表性作品之一。《果园城记》是在1946年5月由上海出版公司作为“文艺复兴丛书第一辑”出版的,书的封面是一座希腊式风格的城门,这实际上折射了作家在战乱时代寻找精神故园的情结,也蕴涵着他对河南故乡小城的文化性格的回忆和反省。全文除序言外收短篇小说十八篇,组成了一个独特的“果园城”世界,以回乡访旧的“我”(马叔傲)的视角为“镜头”,为我们展示了小城各个社会阶层的人的生活侧面,展示了小城的历史、现状和精神状态,进而为我们揭示了中国乡村的生命常态:封闭、沉滞、庸常。20世纪30年代以后,国土的沦陷不仅给心存正气的作家们带来了生命的困窘和精神的压抑,同时也促使他们对古老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深刻的审视和反思。他们或者从辽阔深厚的土地上汲取生命的气息与生存的力量,或者揭示这片土地日渐腐朽、荒败的痼疾,尤其是对民族文化的反省与批判成为当时作家们共同关注的焦点。此时在孤岛上海的师陀,虽蛰居斗室却始终怀着爱国主义精神关注民族命运,审视国民性格和乡土文化,同时,带着乡土情结与现代意识,在矛盾心境下写了大量乡土文学作品。《果园城记》就是其代表作,这部小说集通过对乡土小城故事的描绘、漂泊无依的游子形象的塑造、荒凉和缓的挽歌式艺术氛围的营造,从文化层面上挖掘出了当时乡土中国落后、麻木的存在状态以及民族性格中积****已久的民族劣根性,从而超越了当时****见的简单的民族意识抒写,具有了文化审视的力量。师陀是一个颇具流浪汉气质的作家,抗战八年,他亲身经历国破家亡后的漂泊和屈辱后,从“流浪”变为“流亡”,与同时期的不少其他作家一样。师陀回应战争的方式自然也就渐渐地由“最初的激越慷慨转化为更个人化的体验和咏叹”[2]了。远离故土的情感疲惫掺杂着对童年和故土的回忆,自身的气质再加上险恶环境的刺激,使师陀忍不住发出“你是想回家了吗?”[3]的疑问。于是,本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