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严谨治学、诚实做人—浅谈化学专业研究生的科技道德问题【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也越来越明显,科学活动过程中主体的科学素质与道德素质失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本文以化学专业研究生为研究主体,通过对科技道德内涵的研究,揭示目前化学专业研究生科技道德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内在、外在原因,从而提出规范其科技道德行为准则、加强科技道德教育的对策。【关键词】科学技术科技道德化学专业研究生科学道德是科学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科技活动中的体现,是用来调整科技工作者之间和科技工作者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近年来,学术界少数学者的学风不正,学术道德失范的现象屡屡发生,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引起中国学术界对科学道德的高度重视。我作为一名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研究生,认识到化学作为重要基础研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深感在研究生教育中加强科学道德教育,培养化学研究生严谨、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自觉遵守科学道德规范,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一、目前化学专业研究生科学道德素质的现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入,高等学校的学术气氛空前活跃,学术研究成果丰硕,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人辈出、学术繁荣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强化高校学术气氛,大部分高校修改了研究生培养方案,在学术活动和学术水平方面提出了许多硬性要求。我校化学学院就规定:硕士生在申请学位答辩前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以本校名义在核心期刊以上的刊物上发表2篇以上学术论文,并至少有1篇被SCI或EI收录,论文影响因子综合要达到3以上。在研究生各类评奖中,学生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科研成果奖的等级以及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获奖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以上多方面规定的制定旨在激励我们化学学院的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中发奋努力,引导我们积极追求学术方面的更高成绩。在实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前化学专业研究生科学道德修养总体上是好的,但必须看到部分研究生的科学道德素质状况与研究生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的特殊重要地位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少数研究生在学习和科学研究过程中因为急功近利和迫于政策压力,逐渐出现了一些违背基本科学道德的不良倾向和现象,如清华大学化学系付华副教授使用以前实验数据伪造新产物的学术造假行为;上海有机所博士生的编造实验数据行为…具体归纳如下:。从道德上讲,诚信是学术进步之本,考试作弊则是启学术不诚实之端。诚信的操作层面就是遵守学术规范,严格学术纪律。作弊行为与科学探索、追求科学真理的目标背道而驰,不仅使作弊者本人获得不应有的利益,。少数研究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和诚实的科研作风,心态浮躁,急于求成,企望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寻找科研“捷径”。某些研究生为了撰写论文或毕业论文,捏造根本没有经过实验检验的数据或随心所欲地篡改数据以支撑自己的结论,严重违反了忠实于原始数据这一科学研究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原则。、剽窃他人成果。在毕业论文中,大量引用他人论文片段、实验数据和图表等而未加注明出处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人甚至将别人的成果略加改头换面据为己有。。有些研究生认为“一稿多投”能提高效益,节省时间,更多的研究生则把同一篇论文略加改头换面又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