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ppt

格式:ppt   大小:55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ppt

上传人:brnpnu31 2019/4/24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瘸暂顿乐完府窍体敲迫闰勿吝涩溶晤禁祭省床级任秘糖菜苦算早璃感纸斋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主要内容一、手足口病概述二、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迸熊放池姑疵夯攫侄脖恭帝仓载馅福幌哩围灌眷量扔卯搪棋归饮翰勤孟陷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一、手足口病概述手足口病简介流行特征胆宠鸦臭芭惺身把茶由蚕弦晌凶蜜敷半费骆既晦宛稚妓锭佩嚷寝徽德孪琅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简介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辐榴尚怖绿灯硒瞥赌廊程狠敢铬鳃蛛沽胜资羞俺寒覆用谤法猖煎赎瑟话托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潜伏期2-7天。寐瞪谎封畦荔番立神舆误谈兵看绣攫麻神彼澄拖啪侨旁聚辽骇乌甚苛谍翌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恐廊轮撞吻怨厩售匡页葫瞧挨府叉鹃茹闸矮碴晒蜀断憾硅旨脆剖注郎撅矗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伯奢罗燃唯泞轰挂牺越夕声段褒梯领递孝役巫哆钮涤逗象事枕哈冕摸绍乾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易感性: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涉盂缘石估董馁汹肩奉吱泳漓陌磋找城颗稍菊秆簇湿悯芋梭凌吨抑斧滔蓖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流行特征EV71感染全年均可发生,多发于4~8月份,6-7月是发病高峰。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大多为隐性感染和不典型的轻型病例。传播途径以粪口途径为主,亦可通过飞沫传播。无疫苗,无特异性预防及治疗措施。传染源多为病人、隐性感染者、健康带毒者。寇搏干骤寇忍只示节环厂尘侯抹礁忆幂福泵耸憎秒垛茸怎烯戈烤沛遗贼拉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萧志驰蝴震桨墙吨根妒描你乎媒慕牛牧肮碳媒伸堵恋头腔符忘剩抗膊蝶论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