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电子商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商贸系
电子商务课程改革研究课题组
二00七年九月
电子商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电子商务专业的高职教到育到目前为止在我国仍然属于新生事物,能否被社会广泛认同,关键在于开展教学改革。但长期以来,由于该课程按学科化组合内容,理论性太强,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方式单一,从而导致学生难懂、教师难教、效果低下而又不得不开的课程现状。根据《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文件精神,为推动财经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有序稳妥进行,解决该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建立新型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实施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并形成相应的改革成果,同时为我校全面推动其他课程改革提供经验,形成模式,根据学校安排,组成了电子商务课程改革小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方案。
一、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由于本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教学容量大,学科性、专业性较强,目前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合理。目前,大部分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过于强调全面,强调学科体系,却忽视了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这一客观事实。
(二)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特征体现不明显,教学内容的选择层次性弱------本科、大专、中专等不同层次的教育,在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性不明显,无职业教育的基本特色,未形成五年制高职特有的课程体系。
(三)学生学习难度偏大,不易理解,学习无兴趣,被动学习的局面相当普遍。
(四)教师教学难度大,教学方法单调,创新性弱,考核评价方式陈旧。
二、课程改革的主要指向
(一)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体现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特色,明确知识教学体系和能力教学训练体系。
(二)明确教学目标定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知识、素质、态度、职业准备的培养定位,调整教学培养目标。体现了认知和能力训练的教学要求。
(三)重点突出、降低起点、重构基础、反映前沿。
(四)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便于增强学生自学的趣味。
(五)开发课程实施的文件(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讲义及校本教材、立体化教学课件、考核评价体系等)。
(六)促进教学形式的改革与发展。
三、课程改革目标:
(一)形成新课程结构体系:职业教育特色明显,知识教学体系和能力教学体系线条清晰、相互交融的课程教学结构体系。
(二)形成效果明显的课程实施状态:
1、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愿意听课主动学习、课堂教学受到学生欢迎;
2、教师愉快教学;
3、学生与教师感觉到有所收获。
(三)构建规范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电子教案,校本教材,教学课件,评价标准等。
四、课程改革主要内容
(一)课程定位:根据国家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本课程定位为“一个认知、两个方向、三个基本、四个目标”。
一个认知: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电子商务的认知问题,培育学生对学习电子商务的兴趣,了解社会实践中的电子商务现状和在具体企业工作、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表现。
两个方向:即将电子商务专业化分为网络营销与策划专门化方向和物流管理专门化方向,并且按照两个不同的专门化方向分别制定出了各具特色的相关的课程标准共12门。
三个基本:即基本课程教学内容主体是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实践。
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