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陈嘉庚论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陈嘉庚论文.docx

上传人:雾里行舟 2019/4/24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陈嘉庚论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华侨领袖陈嘉庚——陈嘉庚光辉的一生姓名:班级:学号:摘要:陈嘉庚先生是当代爱国华侨的一面光辉旗帜。随着历史的发展,他的爱国主义逐步形成、发展和升华。陈嘉庚一生诚信做人,他替父亲偿还债务,展现了他诚信的品格,同时也赢得了很高的信誉,为他后来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根基。在国外,他锐意进取,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结合他的创新精神,使他成功的经营事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在国内,他倾资助学,支援祖国抗战,用尽了毕生苦心经营收获的财富。他反对封建专制,促进祖国统一和富强。陈嘉庚先生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了祖国的发展事业上,他还发动和领导了广大爱国华侨一起加入为祖国教育、统一和富强奋斗的道路中来。艰苦朴素、勤勉节俭是陈嘉庚先生一贯的清廉精神,这也是中国的优良传统,使我们应该学****和发扬的。陈嘉庚光辉的一生造就了伟大的陈嘉庚精神,这也就是陈嘉庚在奋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各种品质。关键词:创业、兴学、嘉庚精神陈嘉庚出生在清王朝统治最为***的时期,当时的清政府软弱无能。在众多资本主义列强不断对华发动侵略战争和进行各种压迫的形势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也说明了***的清政府根本没有能力来应对和抵抗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战争,只能让国家被列强随意践踏,使我国沦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也就是在这内忧外患种背景下,才使陈嘉庚先生当年幼小的心灵上深深地烙上了爱国的印记。陈嘉庚先生在家乡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也接受了早期落后封建的启蒙教育。也正是因为在家乡接受过教育,陈嘉庚先生才发现国内的教育实在是相对比较落后的。就在陈嘉庚先生回乡结婚之后,他感到南轩私塾的停办让社里的儿童没有接受教育到机会,便出资在集美创办了惕斋学塾,让本族寒门子弟在那里免费入学就读,此后,陈嘉庚便把自己所挣的钱拿出来创办学校,发展教育事业。陈嘉庚先生在1890年的时候下南洋随父从商,在父亲开设的顺安米店帮忙,积累经验。在1893年秋,陈嘉庚在其母亲的要求下回乡完婚,1895年夏,陈嘉庚便再次出洋来到新加坡,继续为顺安号服务。1897年冬,家乡传来陈嘉庚慈母病逝的噩耗,陈嘉庚悲痛万分,无奈顺安米业没有人可以代替掌管,父亲便不许他回乡奔丧,直到第二年才回乡。1903年,父亲的产业停产且负债20余万元,按当时当地法律和****惯,陈嘉庚是不必承担父亲的债务的,但他却召集债权人宣布为父亲还债。在随父从商的日子里,陈嘉庚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也有了不错的人际关系,这为他独立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陈嘉庚先生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聪明才智,事业日渐昌盛。抗日战争时期,陈嘉庚先生全力以赴,从事抗日救国活动,他创办了《南洋商报》号召抵制日货,在华侨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此之后,陈嘉庚还多次领导华侨一同抗日救国。新中国成立后,陈嘉庚积极参政议政,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新中国的内外政策,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1958年,陈嘉庚身患重病,但仍然坚持参政议政,为集美、厦大办学和华侨博物院建设事宜日夜操劳,费尽心机。病重期间,心中仍惦记着厦门人民的池水供水问题,还口述出《厦门供水问题》一文。在台湾问题上,陈嘉庚也是非常关心的。在陈嘉庚的临终遗嘱中,除了希望自己的遗体能够运回集美安葬外,其余的都是为了祖国的将来和建设考虑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