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项目名单国务院关于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国发〔2015〕4号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务院决定,对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签署,授予于敏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务院批准,授予“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哺乳动物多能性干细胞的建立与调控机制研究”等45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等3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相关基因挖掘与新品种培育”等67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天河一号高效能计算机系统”等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我国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等26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工业工程振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17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若列斯·伊万诺维奇·阿尔费罗夫等7名外国专家和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于敏院士及全体获奖者学习,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国务院2015年1月6日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目录一等奖序号编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1Z-10701-1-01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张尧学(清华大学)周悦芝(清华大学)林闯(清华大学)任丰原(清华大学)王国军(中南大学)二等奖序号编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1Z-101-2-01微分流形的几何拓扑方复全(首都师范大学)2Z-101-2-02自守形式与素数分布的研究刘建亚(山东大学)展涛(山东大学)吕广世(山东大学)3Z-101-2-03复杂流体的数学理论和计算方法张平文(北京大学)4Z-102-2-01巨电流变液结构和物理性质的研究温维佳(香港科技大学)沈平(香港科技大学)谭永炎(香港科技大学)杨世和(香港科技大学)马红孺(香港科技大学)5Z-102-2-02超高压下简单分子凝聚体系的新奇结构相变和压力效应邹广田(吉林大学)崔田(吉林大学)刘冰冰(吉林大学)马琰铭(吉林大学)高春晓(吉林大学)6Z-102-2-03低维材料中新奇量子现象及其调控的机理研究段文晖(清华大学)顾秉林(清华大学)吴健(清华大学)周刚(清华大学)7Z-103-2-01态-态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张东辉(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学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戴东旭(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肖春雷(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孙志刚(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8Z-103-2-02低维光功能材料的控制合成与物化性能姚建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赵永生(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付红兵(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马颖(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翟天佑(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9Z-103-2-03配位聚合物构筑与结构性能调控卜显和(南开大学)李建荣(南开大学)杜淼(南开大学)胡同亮(南开大学)曾永飞(南开大学)10Z-103-2-04功能核酸分子识别及生物传感方法学研究谭蔚泓(湖南大学)杨荣华(北京大学)蒋健晖(湖南大学)王柯敏(湖南大学)俞汝勤(湖南大学)11Z-103-2-05若干分子基材料的自组装、聚集态结构和性能李玉良(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刘辉彪(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勇军(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张德清(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朱道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2Z-103-2-06功能导向的多酸设计与合成王恩波(东北师范大学)苏忠民(东北师范大学)王新龙(东北师范大学)李阳光(东北师范大学)许林(东北师范大学)13Z-104-2-01晚新生代风化成壤作用与东亚环境变化郭正堂(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郝青振(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吴海斌(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14Z-104-2-02废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聚集体的形成过程、作用机制及调控原理俞汉青(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5Z-104-2-03二十万年来轨道至年际尺度东亚季风气候变率与驱动机制汪永进(南京师范大学)张平中(兰州大学)谭明(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殿兵(南京师范大学)吴江滢(南京师范大学)16Z-104-2-04南海与邻近热带区域的海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