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茶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5版).doc

格式:doc   大小:187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茶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5版).doc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9/4/25 文件大小:1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茶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5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莇附件2:芅茶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5版)【Camelliasinensis(L.)】鲜叶或其加工制品(毛茶等)为原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所要求的条件,加工制作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及经再加工制成花茶、袋泡茶、紧压茶(不含边销茶,下同)等产品时,对企业生产条件的审查及其许可生产产品的检验。蝿茶叶的申证单元为1个:茶叶。其食品品种类别编号为1401。生产许可证产品名称须注明审证单元即“茶叶”。同时,注明获得生产许可的茶类名称,即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花茶、袋泡茶、紧压茶中的一类或几类。生产许可证附页注明获得生产许可的具体品种明细。茶叶分装企业应单独注明。蚄本细则适用以下分类和定义:蚃绿茶:以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袀红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袈黄茶:以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莇白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萎凋、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莃乌龙茶:以鲜叶为原料,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袁黑茶:以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其中,紧压型黑茶纳入“紧压茶”审查和管理。羆花茶:以茶叶为原料,经整型、香花窨制、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窨制花茶的香花有***、玫瑰花、栀子花、桂花、白兰花、柚子花、代代花、珠兰花。螇紧压茶:以茶叶为原料,经筛分、拼配、汽蒸、压制成型、干燥等加工工艺制成的产品。膄袋泡茶:以茶叶为原料,经加工形成一定的规格后,用过滤材料包装加工制成的产品。虿本细则中引用的文件、标准通过引用成为本细则的内容。凡是引用文件、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细则。莈2生产许可条件审查膆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等规定,对企业建立实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情况进行审核。主要审核以下制度:螀人员要求管理制度蒇(1)制定生产、质量、技术、检验等各部门职责及相关人员岗位职责及其任职资格规定。蚅(2)制定不同岗位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蚄(3)制定定期进行食品质量安全、加工技术、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培训计划。袂(4)制定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衿采购管理制度肅(1)制定采购制度,有原辅材料供应商评价办法,保证采购的原辅料、包材等符合相应的标准规定。莅(2)制定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有不合格原辅材料拒收、报废、返厂等处理办法,按照制定的验收标准,对进厂的原辅料、包材等进行验收、记录以及接收或拒收。虿羇(1)制定生产设备设施管理制度。蒄(2)制定生产设备设施和工器具的维护保养、检修制度。袁(3)制定停产复产记录与复产前生产设备、设施安全控制制度。蚀(4)制定过程检验管理制度。肆(5)制定生产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管理制度。羃(6)制定不合格管理制度及纠正措施。薁(7)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管理制度。螂(8)鼓励企业采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P)对生产过程进行食品安全控制。蒈蚇(1)制定厂区环境、生产车间、库房等的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莂(2)制定生产人员安全操作与个人卫生管理制度。蕿(3)制定虫害控制制度。薇(4)制定生产设备设施和工器具的清洗清洁制度。肆(5)制定清洁剂、消毒剂等化学品的使用制度。肂(6)制定原辅物料及半成品、成品周转、储存、运输管理制度;储存条件应符合相应标准规定。薀5检验管理制度罿(1)制定检验制度,包括过程检验、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管理规定。通过自行检验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对原料和产品进行检验。出厂产品应当符合产品标准,产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蒆(2)自行检验的企业应制定检验室管理制度,具备与所检项目适应的检验室和检验能力,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人员按规定检验方法检验,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保存完备。袃(3)自行检验的企业应制定检验设备管理制度,建立检验设备台账,按要求对检验设备进行检定或校准,并定期维护保养,设备档案齐全。蚂(4)委托检验的企业应与具备相应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签订有效委托合同。肇(5)自行检验的企业应制定产品留样制度,按要求保留样品。检验样品保留至保质期满或二十四个月以上。袅信息记录管理制度薃制定信息记录管理制度。记录信息应当覆盖食品生产加工全过程,保证记录的信息完整。应至少对以下生产信息建立完整的记录系统,所有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并具有可追溯性,记录保存期不少于2年。葿(1)原辅料采购记录:包括供应商评价记录、合格供应商名单、采购记录、采购合同、验收记录、供应商证明。蒀(2)生产过程及安全防护记录:包括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