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300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2890135236 2019/4/26 文件大小:30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XXX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煤炭产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大局。XXX作为煤炭资源大县和煤炭产能大县,改革开放以来,煤炭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既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也在兴县富民中发挥了支柱作用,但同时煤炭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和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为推进煤炭产业进一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对全县煤炭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如下。一、煤炭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一)资源分布情况(二)资源整合情况2005年8月底前,XXX共有煤矿X座、X对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规定和省、市压减30%矿井数量的要求,关闭了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67对矿井。从2005年9月开始,按照省里的统一安排,全面铺开了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根据资源赋存现状,通过兼并、联营、参股、控股、收购等整合形式,对年生产能力9万吨以下的矿井全部进行整合,资源储量不足、不能进行整合的全部实施关闭,全县又关闭矿井X对,全县煤矿由X座减少到X座,矿井数由X对减少为X对,%;,,,%;核定生产能力整合前为1791万吨/年,整合后为1944万吨/年,%。完--1--成资源整合工作后,全县共有煤矿101个矿105对井,其中60万吨/年矿井2对、45万吨/年矿井3对、30万吨/年矿井19对、21万吨/年矿井13对、15万吨/年矿井39对、9万吨/年矿井29对。2006年后半年以来,又先后对庄煤矿、煤矿等12个矿实施了关闭,到目前全县保留煤矿89个。到2010年,全县将淘汰15万吨/年以下矿井,30万吨/年以上矿井产量将占到总产量的90%以上,矿井数量控制在50个左右,煤炭产量达到1900万吨。(三)加工转化情况多年来煤炭产业一直是XXX的支柱产业,1999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以来,XXX致力于推动煤炭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探索走出一条新型煤炭工业化路子,大力发展煤炭及其加工转化业,延伸煤炭产业链条。到"十五"期末,全县原煤产量达到吨、精煤吨、焦炭吨发电KW,基本形成了原煤-精煤-机焦-发电-金属镁、机焦-焦油化工-甲醇、煤矸石-发电-建材的煤炭产业链条,成为全省八大焦化工业园区基地和五大甲醇联产中心之一。洗煤行业全县现有户企业,其中,年入洗能力在60万吨以上的达36户,绝大多都采用重介洗煤等先进技术。全县年入洗能力达到吨。焦化行业六大机焦年生产能力万吨,同时可回收煤焦油2吨,全部达产达效后将形成800万吨的生产能力,化产品现已具备5万吨甲醇的生产能力。XXX焦化工业区被列为全省规划的八大焦化工业园区之一。到"十一五"末全县将形成800万吨焦炭、36万吨煤焦油、76万吨甲醇、10万吨苯加氢、10万吨碳素、(包括镁合金)的生产能力,形成原煤-精煤-焦炭-煤焦油-甲醇-煤气发电-金属镁等产业链条,全县煤炭加工转化率将达到80%以上。XXX煤焦企业依托自身优势,06年以来参加"港洽会"、"沪洽会"等大型招商会,--2--积极走出去与国内外大企业对接,促进由"焦"向"化"的转变。宏峰公司引进机焦、甲醇项目,在完成机焦一期工程的基础上,近期铺开了30万吨甲醇项目。XXX选煤厂与株式会社达成30万吨煤焦油加工项目合作意向,利用六大机焦产生的煤焦油进行二次深加工,所得的苯酚、二甲酚、精萘等多种产品广泛用于塑料、橡胶、染料、医药、碳素、有机燃料等行业;焦化控股与焦化签署了项目,利用焦化项目产生的焦炉煤气制取甲醇,这两个项目年将全部开工建设。到"十一五"末,全县精细化工产值将达到70亿元,乙炔化工产值达到亿元。电力行业全县现有户企业,,其中两户为煤矸石发电,分别是。二、煤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XXX煤炭产业发展迅速,煤炭产量持续增长,生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有所改善,为县域乃至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煤炭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科技水平低、安全事故多发、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治理滞后等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一)地质条件制约做大煤矿企业,煤矿规模结构不合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受"有水快流"思想的影响,XXX小煤矿遍地开花,导致了煤炭行业"多、小、散、乱"的格局,煤矿数量多,单井规模小,1-3万吨的煤矿一度占到全县煤矿总数的87%以上。资源整合前,全县对矿井中,年生产能力9万吨以下的就有144对之多,即使在整合后,30万吨以上的煤矿也仅36个,30万吨以下的占了多数。形成这一局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