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概述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matter(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表征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指标之一。体积比PM10要小的多,,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1/10大小。,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但这类细颗粒物对光的散射作用比较强,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更容易导致灰霾形成,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在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或周报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两种大气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指直径等于或小于10微米,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PM10是直径较大的颗粒。这种大颗粒通常情况下沉降速度非常快,就是说,只有在气象条件很不好且大量污染物持续不断进入空气的条件下,空气质量才会达到所谓的“轻度污染”;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即直径小于和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二、,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大气气溶胶是悬浮于空气中固态和液态质点组成的一种复杂的化学混合物,它们的大小从只有几纳米的超细颗粒到几个微米直径以上的粗颗粒。在两者之间是被称为细颗粒的气溶胶,,~10μm,其在大气中的居留期至少为几小时,平均可达几天、一周到数周,甚至到数年(如平流层气溶胶)。三、,自然源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海盐等;人为源包括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煤炭燃烧、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和道路扬尘、区域传输等污染源,在不同地区、。,。对某一地区而言,,,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一般而言,;()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是各种各样固体细颗粒和液滴的“大杂烩”,化学成分高达上百种。主要成分是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碳以及各种金属化合物等。、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与死亡的风险。,含有程度不同的有毒致病物质。四、。是由美国在1997年提出的,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监测随着工业化日益发达而出现的、在旧标准中被忽略的对人体有害的细小颗粒物。。据了解,到2010年底为止,除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