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保密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保密论文.doc

上传人:花开一叶 2019/4/27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保密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析如何加强基层的保密工作 保密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党都十分重视保密工作,这已经成为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修订后的保密法,既确立了涉密人员分类管理、上岗培训、出境管理和脱密期管理等制度,又确立了涉密人员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的原则和相关的奖励制度,体现了对广大涉密人员的关心爱护。当前,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传统的保密工作正受到巨大的冲击,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切实加强基层单位保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是值得所有保密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定密是保密工作的基础,直接影响着保密管理的开展和保密工作的发展。定密责任制是指根据不同人员在定密活动中履行不同的义务,建立定密责任人制度,实现以“职权法定,程序严密,责任到人”的方式对定密工作进行科学管理。定密责任人制度执行前,基层定密工作通常做法是,产生或者随办国家秘密事项的个人事项密级、保密期限;各级在审批事项内容的同时,对拟定的密级、保密期限进行审核。对不明确事项的定密,报保密工作部门(机构)确定。这一定密机制在运行过程中表现出的优势是定密链条简短、定密及时,定密成为涉密人员的普遍性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强化了涉密人员对所接触事项的密级意识。而这一机制的弊端却远远大于优势。一是,人人定密,人人不负责任。二是,定密者各取其道,定密的准确性难以把握。三是,定密端点开放,使后续管理无法形成闭环,多数人对定密的操作仅限于定密环节,致使大多数的秘密事项一旦确定,就不再有相应的跟踪管理,而是按照通常密级确定年限,届时自行解密。在业务工作中,定密责任主体没有具体到个人,在出现问题时,责任追究难以落实。所以,定密工作应由具体人员完成。保密工作是靠人来做的,定密责任人制度的建立,更凸显了人的因素。要想有效提高定密质量,实现准确定密,必须管好定密责任人。要做好基层保密工作,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确定定密责任人。就定密而言,主要涉及“谁能定密”和“怎么定密”两大问题。定密责任人确定后,由该责任人组织实施定密工作,解决“怎么定密”的问题。按照新保密法的要求,定密责任人要在承办人提出拟定意见的基础上作出最终的审核批准。建立规范化的定密程序。要做好定密工作,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定密程序,包括拟定、审核批准、变更、解除、争议处理等定密工作的各个环节。同时,要细化各个环节的职责:(一)拟定密级。仍然由产生或者承办国家秘密事项的个人(定密初始入)提出。(二)审定密级。由政府机构授权、经过培训的基层项目(或主持一个方面工作)领导(定密审定人),依据事先确定的x×单位(或项目)国家秘密目录对密级事项进行套定。(三)确定密级。由定密工作管理职能机构实施。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定密责任人履行职责情况和定密工作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定密不当、不规范、失误等问题,并认真接受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三、学好保密法规。主要是学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办法》,还有与之相配套的保密法规体系。严格按照《保密法》的要求,健全保密执法监督机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切实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密水平,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四、加强宣教,增强意识。围绕中心,结合实际,注重实效,不断提高保密宣传教育水平。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