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村通水泥路技术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476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村通水泥路技术规范.doc

上传人:zxwziyou9 2019/4/28 文件大小:4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村通水泥路技术规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山西长治市村村通水泥路(油路)技术质量操作手册主编李明芳长治市交通局2001年12月前言近年来,我市公路交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大十字”高速公路主骨架已纳入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为我市发展大交通、创建大环境、求得大发展奠定了交通基础;“四纵四横”主骨架中高等级公路大幅度增加,通过能力进一步提高,拉近了我市同周边地区的时空距离;县乡公路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全市十三个县(市、区)中有十个实现了乡乡镇镇通油路。但是在我市农村公路发展还不平衡,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交通不畅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交通条件可以说是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市年产水泥240万吨,且大部分县具有丰富的石料资源,铺筑水泥路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承载力大、使用年限长、稳定性强等优点,而且和沥青路面相比,施工机具要求较为简单,人民群众较易掌握。基于这些特点,“村村通”工程在我市完全具有了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市委、市政府一切从实际出发,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果断决策,提出了“力争用一年时间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油路)”的奋斗目标。这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人民群众盼修路、盼致富,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战风雪、斗严寒,开路基、打石子,百万大军精神振奋、热情高涨,奋战在筑路第一线。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如何保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指导工程能够科学设计、规范施工,确保“村村通”工程健康发展,已成为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为此,市交通局多次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深入乡村,调查研究,掌握情况,并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以及其它有关书籍,结合“村村通”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写了这本通俗易懂、操作性较强的书籍。希望本书能够对全市“村村通”工程质量控制及规范化施工起到指导作用。考虑到各县交通部门对沥青路面施工具有一定的经验,本书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为重点,主要包括路基要求、结构设计、材料规格、配合比设计、小型机具施工程序、施工工艺、特殊季节施工、安全生产、工程质量控制和管理、混凝土路面养护等内容,同时对路基技术标准、各结构层厚度、施工流程等提出了严格要求。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及受水平限制,书中难免有疏漏或不当之处,望广大基层及乡村技术人员及时提出,施工中及时更正。长治市交通局2001年12月目录第一章水泥混凝土、沥青路面设计第一节〓对路基的基本要求第二节〓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第三节〓混凝土混合料组成设计第四节〓沥青路面结构第二章〓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第一节〓施工前的准备第二节〓混凝土的拌和及运送第三节〓混凝土的摊铺与振捣第四节〓表面整修和洒水养护第五节〓混凝土切缝第六节〓拆模及填缝第七节〓不同季节混凝土施工要点第八节〓安全生产第九节〓混凝土路面病害维修与养护第三章〓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第一节〓工程质量控制第二节〓混凝土路面直观质量检查及验收标准附录一、路面材料计算基础数据二、混凝土配合比表三、水泥混凝土路面定额四、路面垫层定额五、路面基层定额第一章水泥混凝土、沥青路面设计第一节〓对路基的基本要求一、技术标准铺筑水泥混凝土和沥青路面的公路均应达到四级以上技术标准。达不到等级要求的公路应在平面、纵坡、横断三方面进行综合测量设计,然后进行路基改造,达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断合理,满足技术标准的要求。各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汇总简表表1-1公路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计算行车速度(km/h)10060804060304020车道数4422221或2路面宽度2××(m)(m)40012525060125306015停车视距(m)160751104075304020最大纵坡(%)46576869车辆荷载计算荷载汽车—超20级汽车—20级汽车—20级汽车—20级汽车—10级验算荷载挂车—120挂车—100挂车—100挂车—100履带—50注:本表仅为简单汇总,所列各项技术指标应按有关条文规定选用。在满足平、纵、横等方面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原路上的简易砂石路面,并作为基层的一部分,保持路基的稳定性。二、路基干湿类型的划分路基干湿类型表1-2路基干湿类型一般特征干燥路基干燥稳定,地下水和地面积水均不影响路基路面强度和稳定性。(路基高度H>H1)中湿路基上部土层处于地下水或地面积水的过渡带区内。(路基高度H2<H≤H1潮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