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某某公司关键岗位管理办法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强化关键岗位人员管理,培养人才、防范风险,实现关键岗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关键岗位指在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生产等方面对公司生存发展起重要作用,与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密切相关,承担起重要工作责任,掌握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技能,并且在一定时期内难以通过企业内部人员置换和市场外部人才供给所替代的一系列重要岗位的总和。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本部、子公司除质量、安全关键岗位的所有岗位。质量、安全关键岗位的管理参照《质量、安全关键岗位管理办法》执行。第二章关键岗位的确定第四条组织机构(一)设立关键岗位管理委员会组织领导关键岗位管理工作。组长:总经理副组长:人力资源部成员:各业务部门领导(二)关键岗位管理委员会承担以下责任:1、讨论修改、审核、审批公司关键岗位管理的相关政策和管理制度;2、监督和指导公司关键岗位管理系统运行,指导、监督关键岗位管理制度的实施过程;对关键岗位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重大事项、重大活动进行决策;3、组织各个业务部门评审关键岗位并下发关键岗位清单。4、根据工作需要,如有新增关键岗位,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并更新关键岗位清单.(三)各业务部门承担以下职责:1、配合关键岗位管理委员会确定本部门关键岗位名称,提出并确定关键岗位职责、岗位标准、任职条件。2、按照《公司关键岗位管理办法》,对拟聘用的关键岗位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对在岗的关键岗位从业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提出考核意见报人力资源部。3、根据公司关键岗位管理工作的需要,制定相关培训需求计划报人力资源部,将其纳入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适时培训需求,报培训中心和人力资源部。4、按照经批准的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将相关培训记录及时归档。第五条关键岗位识别(一)由关键岗位管理委员会组织各个业务部门评审关键岗位,每两年进行一次。根据岗位在核心流程中承担的角色和为公司目标实现所起的作用来识别。关键岗位应该是在核心流程中承担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对公司战略目标实现所起的作用是较大的岗位。评分标准见下表:在核心流程中承担的角色分值为公司目标实现所起的作用分值工作结果的影响是全公司性、长远的,不可替代的4该岗位对公司目标实现负直接责任;公司目标会分解到该岗位,且占比很大4工作结果对全公司或本部门产生直接的、普遍的影响,是难以替代的3该岗位对公司目标实现负间接但重要的责任;公司目标会分解到该岗位,且占比较大3工作结果对全公司或本部门产生直接的、局部的影响,具有可替代性2该岗位对公司目标实现负间接且一般的责任;公司目标会分解到该岗位,但占比较小2工作结果对全公司或本部门产生间接的、局部的影响,具有可替代性1该岗位对公司目标实现负非常间接、无足轻重的责任;公司目标几乎不会分解到该岗位1(二)各部门按照评分标准,对部门内的岗位进行评分排序,确定本部门关键岗位,并上报关键岗位管理委员会。原则上重要部门关键岗位不能超过本部门岗位数的30%,辅助部门关键岗位不能超过本部门岗位数的20%,不足1个岗位的按1个岗位来算。第三章从业人员选拔程序第六条从事关键岗位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一)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二)满足岗位对身体的要求;(三)具有相应的知识、学历、资质、经验和能力。第七条关键岗位从业人员选拔程序分为各单位推荐、人力资源部审查、关键岗位管理委员会审批等阶段。(一)各单位推荐由各用人单位根据岗位说明书,通过调研及日常工作了解,在符合资格条件的人中选拔推荐,填写《关键岗位从业人员推荐表》,并发至人力资源部。(二)人力资源部审查人力资源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各单位推荐的人选按照选拔条件进行审查。(三)关键岗位管理委员会审批关键岗位管理委员会根据各单位推荐人员的材料,结合人力资源部审查意见,进行综合评审,给出审批意见。(四)各用人单位根据关键岗位的任职资格等相关要求组织对新上岗人员进行不少于16课时的岗位业务培训并进行考核评价。考核通过的人员才允许上岗。第八条从事关键岗位人员应遵守下列规定:(一)积极参加关键岗位教育和培训;(二)严格执行作业规程和相关规章制度。第四章资质与培训规定第九条各用人单位根据关键岗位的任职资格等相关要求组织对现有关键岗位作业人员进行岗位业务培训,每年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8课时。第十条用人单位对在岗关键岗位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要立即停止上岗,经培训后仍不胜任的,提请关键岗位管理委员会取消其上岗资格,保证选用合格的人员从事关键岗位。第五章关键岗位人员管理第十一条为保证关键岗位的有效性,关键岗位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关键岗位从业人员的变动。第十二条关键岗位管理委员会每两年组织对关键岗位从业人员进行审核并下发关键岗位从业人员名单。第十三条关键岗位日常考核关键岗位日常考核纳入员工考核体系,严格按照《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