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蚈兵团团场情况简介:,师部驻伊宁市。1954年,由具有光荣传统的三五九旅七一七团改编的二军五师十三团、六军骑兵团和新疆军区通讯团组成的五军十五师集体转业,编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四师。从此在新疆西部伊犁河谷这块沉睡了千年的荒漠土地上,开始了风霜雪雨、战天斗地的艰苦创业。在这50年的历史征程中,农四师军垦战士肩负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为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多年来,边防一线的民兵积极配合边防部队,有效地维护了边境秩序和安全。这是团农四师师部街区地图。。它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师十五团。1954年就地改编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四十多年来,广大农垦职工拓荒造田,开渠引水,造就了片片绿洲。现已发展为工农商学兵一体,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交建商服综合经营,拥有19个农牧团场,23个工交建商企业,30个行政事业单位,22万人口的大型垦区。,团部驻霍城县阿力麻里镇。阿力麻里,突厥语“苹果”。地处新疆伊犁霍城县境内。受独特的逆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无霜期长,光照充足。,,总人口13342人,其中职工4525人,拥有5个工业企业,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7659万元,职工均收入5965元。,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果、甜菜、高梁、打瓜、黄豆等,素有粮仓之美称,另外果品主要有:元帅,红富士,乔纳金,金星、秦冠,北斗,新红星、蟠桃和砀山梨等。红富士获得中国绿色食品证书,霍尔果斯万吨酒精厂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八五”期间全国乡镇企业科技进步先进单位,该团与新疆农垦科学院联姻建起了霍尔果斯果品加工厂。,团部驻霍城县老霍城镇。老霍城镇,原名拱宸城,原名和尔郭斯,因临霍尔果斯河而得名。“和尔郭斯”、“霍尔果斯”为同名异译,均为准噶尔语“畜牧地”之意。地处祖国西部边陲,紧靠新疆最大的陆路口岸---霍尔果斯。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拥有8个工业企业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7052万元。该团以农业为主,。盛产小麦、玉米、高梁、棉花、大豆、油料等作物。为优化种植业结构,该团提出了建设“五大基地”即棉花、甜菜、畜牧、种植果林的发展战略。通过两年的努力,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团场还兴建了一批新型的工业合作企业,有洗毛厂、皮革厂。这是62团场金边镇的景象。,团部驻霍城县塔克尔穆克尔镇。塔克尔穆克尔为哈萨克语“不毛之地”。位于霍城县以西28公里,伊犁河与霍尔果斯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无霜期仅150天左右,年日照2700多小时。,总人口近8335人,其中职工3180人,拥有6个工业企业,1997年国民生产总值4226万元,职均收入5153元。,依据土质和小气候特点划分出了以棉、瓜、油、林、牧为主的干南区和以粮、棉、糖、果为主的干北区及适宜各种农作物种植与发展牧业的沿河区。该团盛产棉花、仁用杏,西甜瓜、沙林牌熏醋。都拉塔和霍尔果斯两个口岸形成开放的内引外联好环境,发展潜力大,前景好。,团部驻霍城县可克达拉镇。可克达拉,蒙古语,“绿色的原野”。地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西部,由平原农区、山区草场组成。地处中纬度地带,光照充足,冬夏冷热悬殊。春温不稳定,秋温下降快,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团场土地资源丰富,,,总人口20018人,其中职工6483人,拥有6个工业企业,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6578万元。,农、林、牧结合,农、工、商、各业并举的农业企业,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高梁、甜菜、油料、棉花、打瓜、蓖麻等。,团部驻霍城县三宫乡南梁三宫。此地因紧靠霍城县清水河镇,故在建农场初起名清水河农场。位于霍城县境内,紧邻312和218两个国道交汇点,与霍尔果斯毗邻,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全团共有6600公顷土地,耕地2150公顷,总人口6978人,其中在业劳动力2600余人,拥有5个工业企业,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2800万元。“农、工、商为一体”的国营农场,盛产粮、棉、油等多种作物,薰衣草和薄荷等名贵天然香料是本团特种经济作物,其产品畅销国内国际市场。薰衣草曾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轻工质量评比第一名。,团部驻霍城县界梁子镇。界梁子,汉语,因此地有低矮的天山余谷,为分界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