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合同法——刘相玲案例分析一1997年4月5日,某百货公司致电某服装公司,欲订购1000套女士西服,并提供了规格、单价,询问是否同意。同日,该服装厂致电该百货公司,表示现有1000套女士西服,询问该百货公司是否可以接受。双方收信后均未给予对方回复。4个月后,该服装厂向该百货公司发货,百货公司拒绝付款,试分析双方的行为如何认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案例火车乘务员刘某在车上向乘客兜售商品,并高喊红塔山!15元一条!张某闻讯购买2条,随即打开与周围朋友一起分享,朋友抽完说质量太差。张某找到刘某要求退货、赔偿损失。刘某拒绝,说:15元一条的红塔山只能达到这个水平,你是烟民不能不知道这个情况!张某下车向法院提起诉讼,因刘某违反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规定请求法院确认香烟买卖合同无效,并请求法院判决刘某返还其购烟款30元。张某的请求能否得到支持?效力待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权代理行为*无权处分行为案例:甲授权于乙,向丙租屋租金每月不得超过400元。后甲又单独去信,命令乙不得以超过350元的租金租屋。乙向丙出具甲的原始书面授权书,丙同意以每月390元的价格出租房屋给甲,双方签订合同。甲认为价格过高不同意乙代订的与丙之间的租赁合同。丙要求甲承担责任,后甲下落不明,丙要求乙承担责任。请问应该找谁承担违约责任?显失公平欺诈胁迫趁人之危重大误解类型可撤销合同案例:某甲十分喜欢收藏,一日见同村人乙家里有一花瓶,甲认为该花瓶是宋代的,就商量购买。乙表示该花瓶是祖传下来的,也不知道是何年代的,但不能卖。甲几次与乙商量,最终乙以3万元价格将花瓶卖给甲。半年后,其好友丙见到该花瓶,告诉甲该花瓶并非宋代的,至多值1万元。又过了两年后,丁见到甲,告知甲其所买的花瓶是复制品,此时甲知道吃了大亏,就以其与乙之间的合同是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为由,请求撤销该合同,乙不同意,谁的要求合理合法?代位权*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且到期*摘取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合法到期*债务为非人身专属性的*债务人怠于行使债权、危害债权人合同的保全措施撤销权*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且到期*债务人放弃、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转让且对方明知、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买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