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育政策与法规岑建概念教育法规: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及依法授权的政府机关制定的,调整和规定教育活动、教育关系的法、法令、条例、规则等各种规范文件的总称。教育政策:国家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由政府及其机构和官员制定并组织实施的,旨在调节教育领域及其与外部的公共利益和关系、解决教育事业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和矛盾的政策过程。教育法律救济:指教育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并造成损害时,通过裁决纠纷,纠正、制止或矫正侵权行为,使受害者的权利得以恢复,利益得到补救的法律制度。教育法律关系:是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人们在从事有关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教育法律关系由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三个要素组成。教育法律适用:指有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运用教育法律规范解决具体问题,调整教育法律关系的活动。教育行政执法: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相关行政部门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针对特定对象适用教育法律规范和其他法律规范,并影响其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教育法律责任:指行为人违反教育法律规范的行为所引起的,应当由其依法承担的惩罚性的法律后果。第一,共同的指导思想;第二,体现着党和人民的共同利益;第三,都是上层建筑。第一,主体不同;第二,制定的程序不同;第三,表现形式不同;第四,基本原则和实施方式不同;第五,稳定性和调整范围不同教育政策体系纲领性政策: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宏观调控整个教育事业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利益关系,是一个时期党和国家教育的总方针、总政策。《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基本政策:对教育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为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问题而制定的教育政策。教育质量政策、教育体制政策、教育经费政策、教育教师政策。如,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具体政策:根据教育纲领系性政策和基本政策,对教育事业和教育活动中具体的利益关系和政策问题进行处理和安排的一系列教育政策文件、规定、条例等。如,《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小学财务制度》。教育基本法单行教育法教育行政法规教育行政规章地方教育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教育法规体系(纵向)横向结构教育法民办教育法教师法成人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法规的地位教育法规的地位主要是指教育法规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在我国,教育法规实际上形成了独立的法律部门,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教育政策类型鼓励性教育政策。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规定》、《教学成果奖励条例》规范性教育政策。如《小学管理规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图书馆规程》、《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限制性教育政策。如《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教育行政处罚实施办法》、《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决定》教育政策结构党的政策文件全国人大制定和批准的教育政策性文件党的领导机关和国家政府机关联合发布的有关教育的政策性文件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下发的教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