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前言 1第一章概述 2第二章矿井六大系统现状 14第三章六大系统建设目标 16第一节建立完善“六大系统”的主要依据 16第二节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目标 17第四章“六大系统”建设方案 18第五章施工工期 29第六章“六大系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30前言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煤监〔2010〕152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33号),以及黑龙江省煤炭生产安全管理局《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作规划>的通知》(黑煤安监发〔2010〕313号)文件要求。为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规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在安全避险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黑河市嫩江县宏云煤矿委托黑龙江省煤矿设计院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以及《黑龙江省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标准(试行)》,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制定黑河市嫩江县宏云煤矿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即“六大系统”)建设方案。第一章概述一、矿井自然条件(一)矿井位置及交通1、矿井位置本矿位于嫩江县城北东22°,直距120km,行政区隶属于嫩江县多宝山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东经125°50′07″-125°51′59″北纬50°08′04″-50°08′39″。2、交通本矿区现有公路与黑河市和嫩江县相通。沿黑加公路(运煤路)西行4km至嫩漠公路。铁路有嫩黑(嫩江-黑宝山)地方铁路在矿区西侧经过。矿区交通便利。3、井田境界采矿许可证批准建设规模为40kt/a,开采Ⅱ#煤层,,开采深度由+380m~+140m标高。由14个拐点坐标圈定::由380m至140m标高共有14个拐点圈定(二)自然地理嫩江县宏云煤矿地处小兴安岭西南坡,地势为低缓丘陵区,南西高北东低,区外为主要农业区,盛产大豆、小麦、玉米、甜菜等。检测区内地形有所起伏,海拔高度一般在400—456m,相对高差50m左右。多宝山溪和二道坎河在本区北西边缘流过,固固河及其支流在该矿西南流过。本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干燥,夏季凉爽多雨,春秋两季多风。年平均气温0-℃,℃,最低气温-37℃。-586mm,年蒸发量869-990mm,。每年9月为初霜期,10月至次年4月为冻结期,5月为解冻期。-。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均有发育,-,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河谷附近和潮湿地带,属岛状冻土,厚度可达15m。据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1973~2073),矿区位于区域地震裂度5度区。(三)井田地质1、该区区域地层情况见下表:界系统组代号岩性备注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1现代河流冲击层砂砾、粘土中生界白垩系下统甘河组K1g安山岩、安山玄武岩、玄武岩九峰山组K1j砂砾岩、砂岩、凝灰岩、板岩、夹煤层龙江组K1l中性火山熔岩及凝灰熔岩2、岩性分述1)下段:厚度240m,含植物化石碎片,底部发育角砾岩、夹凝灰质砂岩、角砾凝灰岩,该段中旋回结构明显不完整,具有填充式沉积特征。中部分选性中等-较差,填充物多为砂屑和泥质、颗粒支撑。孔隙接触式胶结,泥质和凝灰质起胶结作用,由上而下碎屑粒度变细。上部含多层砂岩及粉砂岩薄层。2)中段:主含煤段Kj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