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中西近代化比较.doc

格式:doc   大小:36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西近代化比较.doc

上传人:tswng35 2019/4/29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西近代化比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西近代化比较一、相同点:1、本质一样:所谓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领域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2、手段有相似:都采用两种方法,即改革和革命。二、不同点:1、西方国家的近代化变革是自发的,由生产力发展后自然而然产生了改革社会制度的需要。而中国的改革是外力推动的。中国由外国入侵导致社会危机,促使统治者进行改革。2、而西方国家近代化变革中主要是自下而上的革命,如英国、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乃至美国的独立战争都是如此,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革命之后重建新的社会制度。中国在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近代化,主要是由统治者(清政府)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从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始,然后才有限地接受外国的社会制度。3、西方的近代化有各种因素促进。而中国的近代化是受到各种因素的阻碍,发展艰难。4、西方的近代化是政治,经济,思想交织进行,思想为首。中国的近代化是由表及里,由浅到深,逐层递进,思想最末。5、西方近代化是一重任务,即反封建,实现资本主义。中国近代化是双重任务,既要近代化(反封建,实现资本主义),又有实现国家独立。三、中国近代化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一)起步阶段(1840~1895年) 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主要特征是: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 "自强"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工企业,主要有"三局一所":最早的是1861年曾国藩创立的安庆内军械所,最大的是曾国藩、李鸿章主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主要有"三局一厂":最早的是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就此开启。(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 是中国近代化最重要的阶段。主要特征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它分为两个时期:①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突出;(背景)②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背景)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①其上层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②其下层革命派则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3、这一时期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呈现出波浪式推进的特点:①从清政府来看,经历了从镇压维新变法到推行"新政"的失败;②从资产阶级内部来看,发生了保皇派、立宪派与革命派的斗争;③从北洋军阀的统治来看,对内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遇到了逆流;④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来看,制定民主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