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财务管理学》课程结构财务管理基本理论财务管理基本价值观念财务管理基本内容筹资投资利润分配决策分析控制预算预测学习要求基本要求:本章要求掌握利润分配的基本原则、股利政策及其基本类型;熟悉利润分配的程序、股利理论、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股利支付的形式;了解国有资本收益管理的有关规定、支付股利的程序。重点:股利政策及其基本类型;股利理论、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股利支付的形式。难点:股利政策及其基本类型;股利理论、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股利支付的形式。Contents利润分配概述1国有资本收益管理的有关规定2股利政策3利润分配概述——利润的构成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业绩情况,是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利润的来源构成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根据原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利润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和支出、所得税等利润分配概述——利润的构成利润分配概述——利润的构成税前利润净利润息税前利润从形成方面看,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利息费用;从分配方面看,息税前利润=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税前利润=净利润+所得税净利润=税前利润-所得税财务管理中一般意义上的利润分配指企业净利润的分配利润分配概述——利润的构成(EBIT)息税前利润体现不同企业间的不同资本结构、不同税率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反映了企业经营效果和盈利水平,可以据此较准确地对经营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在计算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控制和考核利润中心、投资中心业绩,进行量本利分析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时都要用到息税前利润。利润分配概述——利润的构成(EBT)税前利润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的基本依据。税前利润是与企业投资人的投资和政府提供社会管理服务相对应的利润,其中净利润是归属于投资人,所得税归属于政府。利润分配概述——利润的构成(EAT)净利润也称为税后利润(EAT),它是与投资人权益资金相对应,归属于投资人所有的利润。从分配范围来看,财务管理中的利润分配包括息税前利润分配、税前利润分配和税后利润分配。净利润在企业留存收益与股利红利之间的分配,即根据企业业务发展对资金的需求、现金支付能力和流量状况,以及投资者对收益的偏好等因素,确定对内留存收益和对外分配股利红利的比例。利润分配概述——利润分配的意义利润分配政策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所有者的当期投资利得和对企业投资的信心,也与企业内部筹资和投资数量密切相关,同时还会影响到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各方的利益。正确地组织利润分配,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处理好投资者近期利益与企业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确保利润分配政策与筹资、投资策略相互协调,建立利润分配的激励约束机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利益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