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中国文化概论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文化概论论文.doc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9/4/30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文化概论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蚀中国文化概论论文袇姓名:高婕羄学号:52膀学院:商务学院蒀班级:资源管理2011-1蚄佛教修行理念对当代人的启示肃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悉达多•乔达摩。释迦摩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他又被称为“佛”或“佛陀”,意思是“觉者”或“觉悟了真理的智者”。据传释迦摩尼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5年,与我国孔子所处的时代大致相当。蕿据有关资料记载,释迦摩尼因亲眼目睹了世间生老病死等各种苦难,因此毅然出家。先是到深山修苦行,但毫无所获,后来在一棵菩提树下经过49天宴坐沉思,悟道了一个“真理”,即世间的万事万物(包括人生)都是因缘(条件)和合而成的,一旦这些条件发生了变化或不存在,该事物就不复存在。因此,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而起的假象、幻影,都无自性,都是“空”的。既然如此,人们对于一切事物(包括自身)就不应该刻意追求,苦苦执着。既然对一切都无所追求、执着,又何烦恼之有!据说,当释迦摩尼悟到这个“真理”后,便“大彻大悟”,尽除烦恼,证成佛果了。羆释迦摩尼悟道成佛后,就开始收徒传法。他所说的教法据说有84000法门,但若就其根本思想说,可以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苦集灭道”。“苦集灭道”在佛教中也称“四谛”、“四圣谛”。“谛”者,真实不虚之义,“四谛”即佛教的四个最基本的道理或真理。螆所谓“苦”,亦即“人生皆苦”、“一切皆苦”。除了生老病死诸苦外,还有“求不得苦”(即欲望得不到满足之痛苦)、“爱别离苦”(即生离死别之苦)、“怨僧会苦”(即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与自己意气不相投者一块相处之苦恼)及“五取蕴苦”(由于把五蕴和合之假身执着为真实之存在所造成的种种痛苦)。在原始佛教看来,人生本生就是一个苦海。“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此“岸”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涅槃”或者“入灭”,即“四谛”中的第三谛—“灭”。膁当然,要“入灭”或者说要获得解脱,首先必须弄清楚造成痛苦的原因,这就是“集”。“集”之本意是“招聚”或“集合”,意谓“招致”苦难的原因。原始佛教认为,造***生痛苦的最根本原因是“烦恼”,而“烦恼”之最大者即是贪、瞋、痴“三毒”,或叫“三大根本烦恼”。此外,还有慢、疑、见等诸多烦恼。因烦恼而迷于事,迷于理,此即为“惑”,有了“烦恼惑障”遂使身、口、意做不善之业,固有三界轮回之苦。罿当然,仅仅懂得造成痛苦的原因还不够,要摆脱痛苦,必须掌握脱离痛苦的方法,此即是“道谛”。“道”者,道路、途径之谓,亦即方法。佛教认为,只要依照佛法修行,就能出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进入一种“常乐我净”的境界。蚇现代佛学大师熊十力,从修养论、人生论、宇宙论、认识论几方面概括了佛教的精髓:“佛家于内心之照察,与人生之体验,宇宙之解析,真理之让舍,皆有其特殊独到之处。”不论是佛陀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还是钟山开善寺小沙弥说的“金刚怒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对于修养身心,认识宇宙和人生,对于培养真善美的人格,都有积极意义袇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佛教徒是具有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的人”。恩格斯所指出的辩证思维,其实还只是佛学理论积极因素中的一部分。《心经》中说,“佛者名觉”“佛”,是梵文音译“佛陀”之略,意译为“觉悟者”。释迦牟尼创立这一宗教,本来就是为了启发人们的觉悟,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