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清代杜诗学研究的新力著——评李爽《〈钱注杜诗〉研究》.docx

格式:docx   大小:54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清代杜诗学研究的新力著——评李爽《〈钱注杜诗〉研究》.docx

上传人:pppccc8 2019/5/1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清代杜诗学研究的新力著——评李爽《〈钱注杜诗〉研究》.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清代杜诗学研究的新力著一一评李爽《〈钱注杜诗〉研究》杜自波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作者简介:杜自波,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610064c关于注杜,自有宋以来曲折发展。宋之“千家注杜”多为考证、考释,少有发明;元明注杜多承刘辰翁批点之法,而往往流于粗疏;有清一代,注杜则趋向于辨本清源,广深精细,其中清初文坛盟主钱谦益首开清代注杜之先河,在诗史互证下渐成“以注为著”之学术创见体系。如此而言,其先导性、独特性、创见性非别家注杜所及,故多有学者以此为突破来进行清代杜诗学Z研究。屮华书局李爽博士的《〈钱注杜诗〉研究》亦是如此,且有一定的发挥与创见。《〈钱注杜诗〉研究》旨在用一种核心方法说清楚三个问题。一种核心方法是指文献考证法,这是中国传统文献学最基础的方法,运用时必涉及版木学、校勘学、注释学等。李爽在人量掌握原始文献材料基础上进行广泛征引、严密论证,从而解决学术困境。三个问题是指《钱注杜诗》写本问题,《钱注杜诗》学术创见核心体系问题,钱注与钱诗关系问题。三个问题分而论之,实则有内在逻辑:由注杜治学到学杜治文。注杜者大抵皆有学杜之意,治学者大抵皆授法于治文;注杜之人必深于治学,学杜之人必长于治文。李爽博士在论及钱谦益注杜诗时当有此眼力,由注杜治学之学术意识到学杜治文之文学意识,故而先有版本学指导下的“《钱注杜诗》写本研究”和“诗史互证”指导下的“《钱注杜诗》学术创见核心体系研究”,后有“以钱证钱”“学杜治文”的“钱注钱诗关系研究”。详而言之,作者于第一章通过宏观梳理,在把握《钱注杜诗》成书、刊刻、流传中的各个版木时发现钱谦益注杜诗的“隐形”写木、批校木系统,从而对比考证此写本的校勘学价值以及爬梳整理出写本的递藏源流概貌。此过程是一个复杂艰难的文献搜集与整理的过程,是苦力于学术的过程。作者用力Z深,用功Z实非为真学者不能及。第二、三章以杜甫至徳二载(757)到乾元二年(759)两年的政治高峰经历为史证,以《洗兵马》为核心而立诗证,以史解诗,以诗证史,诗史互证,做到了深细的文献考证,严谨的逻辑梳理,精准的立论导向,最后富有创见地指出:“《钱注杜诗》学术创见核心体系开启了对杜甫微言政治抒情诗的深度系统解读,是中国微言诗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深度上,作者对历史事件进行了严密细致地排查考索。在广度上,作者对以《洗兵马》为核心的九首杜诗进行了互证补证。诗史互证之法本就与钱谦益“援经及史,由史及诗”的治学理念一脉而承。第四章关于“钱注与钱诗关系问题”的探讨不难看出钱谦益“注杜”与“学杜”以及“治文”与“学杜”的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