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小议医院医保管理机制的建立.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议医院医保管理机制的建立.docx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9/5/1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议医院医保管理机制的建立.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顾客、流程、学****与成长、财务4个维度综合考核的思想,结合医院医保管理及医院绩效评价相关内容,参考其他学者研究医院医保管理绩效考核时所用指标,初步建立了包含医疗费用、医保患者、医保管理和学****与发展四个层面的医院医保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4个医疗保险医疗费用层面指标、医疗保险患者层面指标、医疗保险管理层面指标、学****与发展层面指标。二级指标10个医疗总费用指标、病人费用指标、药品费用指标、患者知情同意情况、行风评价指标、医保管理制度建立执行情况、医疗质量指标、工作效率指标、优势学科指标、医保科研指标。三级指标55个。本研究选请的专家总共20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2人,中级职称8人;社保行政人员6人,教研人员4人,医院人员10人。邀请专家各自对初选指标体系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并请专家就每个指标进行筛选和重要性打分,重要性打分按1~5分的等级进行,1代表最低,5代表最高。以指标同时满足重要性赋值均数大于400,变异系数小于020的筛选标准,经课题小组集体评议,最终确定评价指标。我们发现政府医保管理人员、高校卫生理论研究人员以及医疗机构人员对所涉及的医保管理指标兴趣点不一样政府医保管理人员关注医疗总费用指标、医保管理指标和参保患者个人负担率指标;高校卫生理论研究人员重视医保科研指标、医保次均费用指标和门诊住院率指标;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关心医疗总费用超支率指标、医疗质量指标、工作效率指标;这些与被咨询专家各自的工作任务、所承担的职能职责和所养成的职业****惯有关。大多数专家20名专家中有19名认为医院医保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数量在30个以内较为适宜。应遵循全面性和重要性相结合的原则选取评价指标,不过分强调指标体系的严密和完整,突出重点、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多数专家20名专家中有12名认为优势学科指标中研究生联合培养点数量不能完全代表优势学科指标指数,建议采用医院市级以上重点学科或专科中心数量这一指标进行替换。部分专家20名专家中有8名认为医保门诊费用控制不是医院医保管理的重点,在管理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应抓大放小,抓住主要矛盾,重点研究医保住院费用控制。少部分专家20名专家中有1名认为定量数据采集方便,定性数据采集相对困难,但因为医院医保管理的政策性较强,定性指标必不可少,建议设置1~2个关键性的定性指标为宜。最终确定下来的指标是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24个。运用群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中的各层次、各指标的权重。根据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数据作为判断矩阵数据来源,共有二十名专家参与了本研究的问卷调查,于是共获得了二十个判断矩阵。在专家权重设置方面,十二个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权重值均设定为006,八个中级职称的专家权重值均设定为0035。计算判断矩阵每一层因素的乘积,作=。所得归一化处理后,即得同一层次因素相对应于上一层次某一因素重要性的权重向量。归集专家结果权重这里采用加权几何平均法。具体计算结果见表。一是没有成熟的指标体系可借鉴。关于医院绩效管理的指标体系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可参考,关于医疗保险运行的指标体系也有不少前人已做过研究,但是针对医院医保管理的研究开展得比较少,研究的深度也不够,基本停留在现场考核、主观评分的初级阶段。二是需要结合医院管理和医保管理两方面内容。医院管理和医保管理在理论上不一致,在方法上有差异,虽然终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