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上海大都市区软件产业空间集聚郊区化》 (毕秀晶 宁越敏).pdf

格式:pdf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海大都市区软件产业空间集聚郊区化》 (毕秀晶 宁越敏).pdf

上传人:2982835315 2015/1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海大都市区软件产业空间集聚郊区化》 (毕秀晶 宁越敏).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66卷第12期地理学报 ,
2011年12月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Dec., 2011
上海大都市区软件产业空间集聚与郊区化
毕秀晶 1, 汪明峰 1, 李健 2, 宁越敏 1, 2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上海 200062; 2.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上海 200020)
摘要:随着信息经济发展壮大,软件产业日益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引擎,其空间区位对城市空间结
构影响不断加深。文章以上海市软件企业名录为数据基础,运用 GIS 技术、社会网络分析等方
法,探讨了上海大都市区软件产业的空间分布、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2 年及 2008
年上海软件产业空间分布的集聚化特征明显,但产业集聚中心位置发生了从中心城区转向郊区
的偏移。6 年间,软件企业的空间格局呈现出“大都市区尺度上的扩散以及园区尺度的再集聚”
的时空特征。不同类型企业空间集聚与扩散的特征不同,以嵌入式软件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呈
现出向远郊区扩散的特征。在影响因素的分析上,负二项回归的结果表明交通通达性、政府政
策影响下的科技园区建设、产业历史基础对软件企业的区位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内外资企业区
位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发现,交通通达性、自然环境及办公楼条件对外资企业区位影响较大,内
资企业对政府政策更为敏感。
关键词:软件产业;集聚化;郊区化;负二项回归;上海
1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互联网等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以及以此为基
础的新的产业组织形态(代理、外包等) 的产生使传统的集聚优势不断削弱[1-2]。传统的集聚
理论认为,产业空间集聚的优势在于知识外溢、共享的专业劳动力市场以及减少交通成本
等[3]。然而不断发展的信息通讯技术、交通技术及产业组织技术使产业空间集聚的优势受到
一定冲击,电信技术可以便捷的连接全球知识并接受知识转移进行分工与合作[4]。在此背景
下,产业的集聚与扩散成为 20 世纪以来研究的热门话题[5]。集聚与扩散是在不同空间尺度
下的相对概念。从全球空间尺度看,不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运作
扩散到发展中国家,并主要集聚在少数大城市或技术极[6]。在地方层面,制造业的空间扩散
及郊区再集聚已经得到了共识[7],但受信息技术影响最为明显的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区位趋势
仍备受争议[8-9]。软件产业作为许多大都市经济的新引擎,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10]。学者们在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扩散”过程中多选取软件产业为研究案例,大部
分研究结果显示,软件产业相对法律、咨询等其他产业显示出较强的郊区化趋势[8-9]。随着软
件产业在全球范围的快速发展,从不同空间尺度范围内对软件产业空间演变的深入研究不
断增多[10-12]。但城市内部软件产业或其他新兴产业的空间研究很少从大都市区视角切
入[13-15],虽然重视与全球网络的链接[16],但往往忽略该产业与都市区空间以及与其他产业的
互动。另一方面,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发达国家大都市以及少数印度城市,对处在经济转型时
期中国大都市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
21 世纪以来,全球外包(ITO) 与企业跨国投资共同构成了软件产业全球化重要推动力
收稿日期:2011-02-21; 修订日期:2011-05-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106; 41171145);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XRZZ2011019)
[Foundation: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 ;ECNU Reward for
Excellent Doctors in Academics(XRZZ2011019)]
作者简介:毕秀晶(1984-), 女,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与城市经济。E-mail: bixiujing@
通讯作者:汪明峰(1977-), 男, 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与区域规划。E-mail: ******@.
1682-1694 页
12期毕秀晶等:上海大都市区软件产业空间集聚与郊区化 1683
量,软件产业的生产与服务逐渐从发达国家向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扩散,使我国
软件产业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至 2006 年底,中国和印度的软件销售总额分别位居世界第
四与第五。西方发达国家,市场机制导致软件产业郊区化;而发展中国家,政府政策的作用
不可忽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软件生产大国,其产业发展环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