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六章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课题一大学生人际关系概述
教学目的:通过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成分进行分析,来揭示大学生的主要人际关系,引导学生掌握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重点: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教学内容: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彼此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它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了个人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
(二)人际关系的成分分析
1、活动
2、满意感
3、原则
4、技巧
(三)大学生的主要人际关系
1、家庭关系
2、师生关系
3、同学关系
4、朋友关系
二、人际吸引的条件
(一)接近且悦纳
(二)相似或互补
(三)外表吸引力
(四)个性特征和能力
三、友谊的形成与障碍
(一)友谊的形成
在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从互不相识到形成友谊一般要经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彼此陌生,互不相识。就象两个互不相交的圆一样,各有各的轨迹,各有各的范围,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第二阶段,有一方(或双方同时)引起对方的注意。就象两个圆距离接近了,但仍然没有发生直接的联系。
第三阶段,有一方或双方主动与对方接近,发生直接联系。
第四阶段,双方深入交往,友谊开始形成。
第五阶段,友谊得以深入发展,成为知己。
(二)友谊的维持与障碍
友谊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轻者会使友谊出现裂痕,重者则会导致友谊破裂,甚至让交往双方分道扬镳,断绝来往。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导致友谊遇到障碍的原因。
首先,时空距离的变换会导致友谊障碍出现。
其次,由于彼此之间发生了某些不愉快的事导致彼此互不信任也是友谊障碍出现的重要原因。
再次,交往双方对很多重要问题的认识分歧较大,也会导致友谊受损。
第四,对对方的过度依赖会使友谊关系变成一种负担,影响友谊的发展。
最后,在人格特质方面存在不足也会使友谊无法持久。
(三)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诚信原则
2、平等原则
3、互利原则
4、尊重原则
5、宽容原则
6、适度原则
课题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人际交往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晕轮效应、刻板印象、投射效应。
教学内容:
一、认知方面的问题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根据某人身上一种或几种特征来推论概括该人其他一些未曾了解的特征,属于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总之,造成同一群体中的人们持有的刻板印象具有一致性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群体的共同目标;
相同的群体成员身份;
共同的信息来源,如大众传播工具;
相互之间便利的信息沟通。
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个体认知他人时把自己的特性归属到他人身上。也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想法,认为自己是这样想的,别人也一定会这样想。
二、情绪情感方面的问题
情绪和情感的接近与疏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距离。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