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中医辩证治疗低血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组方对低血压的治疗,以提高低血压的治愈率。方法:自拟九制黄精饮治疗低血压者72例,显效35例,有效34例,总有效率93%。结论:升压作用温和,服用简单,临床未见明显副作用。1临床观察低血压是指成年人血压多次检测低于90/60mmHg,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其发病率为4%,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达10%。目前西医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措施。笔者2011年6月一2013年7月期间,自拟九制黄精饮治疗原发性低血压7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其中男28例,女44例,年龄16—67岁,其中45~60岁者38例。诊断标准: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有头晕、目眩、乏力、胸闷、气短,甚至黑嚎、晕厥等;经检查无其他可引起血压下降的器质性疾病。满足以上3条即可诊断为原发性低血压。九制黄精饮方药组成及治疗方法:黄精30g,山药24g,人参30g,大枣20g,百合6g,枸杞20g,肉桂25g。每天3次,一次一袋,温开水冲服,中气虚加用升麻10g,偏虚寒者加用附子12g,血虚加当归20g,阴液亏虚加麦冬、生地各15g,15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①显效:血压回升1O--20mmHg以上,临床主要症状完全消失;②有效:血压回升5~10mmHg临床症状明显减轻;③无效:用药后血压无变化,临床症状没有减轻。2结果收缩压平均升高15±5mmHg,舒张压平均升高10±5mmHg。显效35例,%,有效34例,%,总有效率93%,无效2例,%。3讨论低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发生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以中青年女性多见。一般根据低血压的起病形式将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低血压是指患者血压由正常或较高的水平突然而明显下降,临床上常因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缺血出现头晕、眼黑、肢软、冷汗、心悸、少尿等症状,严重者表现为晕厥或休克。慢性低血压是指血压持续低于正常范围的状态,其中多数与患者体质、年龄或遗传等因素有关,临床称之为体质性低血压;部分患者的低血压发生与体位变化(尤其直立位)有关,称为体位性低血压;而与神经、内分泌、心血管等系统疾病有关的低血压称之为继发性低血压。病情轻微症状可有: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疲劳、脸色苍白、消化不良、晕车船等;严重症状包括:直立性眩晕、四肢冷、心悸、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发音含糊、甚至昏厥、需长期卧床。这些症状主要因血压下降,导致血液循环缓慢,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以致影响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的排泄。尤其影响了大脑和心脏的血液供应。长期如此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有资料表明部分老年人患低血压更容易发生缺血性中风。据文献报道脑血管意外大约有2/5是由低血压所致。国外的研究显示在老年人中,低血压人群和正常人群相比死亡率增高,这说明低血压不容忽视。原发性低血压病的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多数学者认为可能属于中枢神经细胞张力障碍有关的疾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血管舒缩中枢的抑制过程加强,血管收缩与舒张动态平衡发生障碍,血管舒张占优势,最终导致动脉血压降低。本病属于祖国医学中的“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