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呐喊》读后感:先生虽去,风骨永存.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呐喊》读后感:先生虽去,风骨永存.doc

上传人:rita291961 2019/5/4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呐喊》读后感:先生虽去,风骨永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呐喊》读后感:先生虽去,风骨永存先生虽去,风骨永存——读《呐喊》有感祝贺俗务君鲁迅先生是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于一九一八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小说集《呐喊》是鲁迅于一九二三年出版的,共收录了十四篇小说,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收集了他在五四革命精神高扬时期年创作的短篇小说。书中描写了“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以便“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作者创作的目的是由于“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吧,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呐喊》具有鲜明的启蒙主义创作特色,作者痛感于辛亥革命漠视思想启蒙,未能唤醒民众摆脱封建传统束缚的历史教训,深深体会到国民的最大弱点在于长期的封建专制和封建意识所造成的麻木和愚昧,因此提出反对封建愚昧,唤醒沉睡民众,提高民主主义觉悟的启蒙任务。这种启蒙主义首先表现在对封建主义的反抗上。《狂人日记》借一个迫害症患者扭曲的视角,揭示出封建社会的本质是“人吃人的社会”。这是新文化运动向封建传统发出的第一封宣战书,它吹响了“五四”革命和文化革命的第一声号角,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作品的启蒙主义思想不仅表现在对封建势力的揭露和批判上,还表现在对愚昧国民的精神麻木,冷漠缺乏真诚和爱心的批判方面。《阿Q正传》最具启蒙主义“为人生”的特点。阿Q的思想。性格和遭遇具有那一时代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以阿Q为代表,描写出“沉默国民的灵魂”,他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中带有荒唐可笑的妄自尊大,这是长期受封建统治压迫的结果。这种畸形的心态也是封建社会末期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阿Q一无所有,受尽欺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