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文档名称:

徽州民风民俗.doc

格式:doc   大小:91KB   页数: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徽州民风民俗.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9/5/4 文件大小: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徽州民风民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徽州的民风民俗徽州,简称“徽”,位于新安江上游,古称歙州,又名新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辖境为今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行政版图相对稳定。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余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1987年,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徽州——不止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溯源追本,徽州脱胎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所置的歙州。自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改歙州为徽州,除元末曾改称兴安府(1357—1367),直到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的790年间,徽州之名前后沿用长达780年之久,所辖六县也一直没有变动,这对徽州孕育出相对统一的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徽商的崛起提供了便利。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地,“安徽”便是取安庆府之“安”、徽州府之“徽”作为省名。古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以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文化艺术形式共同构成的徽学,更是博大精深。节令****俗【安苗节】传统节令。农历六月初六日为安苗节。旧时,农家以当日阴晴占卜秋收旱涝,上田边焚香、烧纸,在田里插小红旗,祭祀"谷神",祈求丰收,谓之"安苗"。是日,晾晒书画、衣服,部分地方盛行迎神赛会。此俗今已不存。【八月十三磨豆腐】节令****俗。又称"靖阳节"。屯溪黎阳旧俗。时间为农历八月初一日至十三日。初一日晚,黎阳乡所属十一个菩萨会各组织"打仗鼓"。十一日下午,各菩萨会抬着神像,由游锣、蜈蚣旗、三角旗、三眼铳、亮伞、仗鼓前呼后拥,轮番出游。十二日晚,所有菩萨按先锋、任元帅、程元帅、赵元帅、钱将军、二相公、八大帝、九相公、新关帝、老关帝、汪公秩序列队,至小龙山祭坛集中,行祭拜礼,烧纸马等。礼毕,游坛一圈,各自返回。八月十三日上午,所有神像绕乡游一圈。下午集中至汪公庙前戏台下,将汪公和新、老关帝置当中,其余各神骑马,由先锋带头,绕场跑三圈。九相公跑九圈,每跑一圈,换袍甲一件,俗称"跑马磨豆腐"。跑马时燃炮鸣鼓。【重阳节】传统节日。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也称重九节。旧时,文人学士于是日结伴登高,饮茱萸酒,持蟹赏菊,吟歌赋诗,以赏秋景。民间吃"重阳踝(米粑或糯米圆子)"。建国后,学校师生和城市居民多选定这一日成群结队到郊外登高秋游,进行野餐。【重阳庙会】传统庙会。休宁县临溪镇传统庙会。前后举办三天,农历九月初九日为正日。相传临溪本无庙会,邻近榆村年年在九月里替周宣灵王(简称周王菩萨)做庙会,非常热闹。榆村有女嫁与临溪某富户,因嫌临溪九月无庙会,回娘家后不愿归返夫门。父母无奈,只好答应女儿九月重阳日将周王菩萨借给临溪人供奉一天。临溪从此才有了庙会。九月初八日,临溪组成200人的仪仗队到榆村黄坑寺周王菩萨,四面金锣开道,16面仗鼓助威,绣着二十八宿和龙凤呈祥图案的三角旗随风招展;三孔三管的礼铳队不时朝天鸣放,响声震天动地;周王菩萨坐在八人抬八人轿里,头顶华盖高悬,左右力士护卫;轿后又是数不尽的红旗阵、鼓乐队。九日,四乡八镇的善男信女群结队赶来朝拜周王菩萨,并带来各种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进行交易。庙会期间,搭台唱戏,从日落唱到日出,通宵达旦,煞是热闹。建国后,庙会改变了性质,成为地地道道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流会。【春节】传统节日。俗称"过年"。一般从"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日)开始,家家户户扫除,吃"腊八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为"小年",是夜,各家烧香点烛,拜送"灶神"上天呈善事。同日,张挂祖宗画像,迎祖过年。除夕,各家张贴春联,接"灶神"下界保平安。全家团聚吃年饭,然后守岁至夜12时,鸣放爆竹迎接新年。正月初一为春节,清,家老小依长幼次序先向祖宗画像"拜年",接着吃"利市茶"、"长寿面",男子出行拜谒宗祠。当天,人们见面互祝吉利,恭贺新年。初二,开始互相上门拜年,走亲访友。十五为元宵节,家家吃汤圆(元宵),晚间举行灯会,开展民间游艺活动。到正月十八日,"过年"基本结束。1949以后,拜祖敬神和拜谒宗等****俗逐步消失,兴趣开展体育比赛、文艺演出、慰问烈军属和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等活动。【打老虎】节令****俗。农历二月初二日,黟县每家用米粉做一只猪脚,又做些铜钱大小的馃,俗称"老虎馃",蒸熟,用一个红漆茶盘装着。中午或晚上,点起蜡烛,焚烧香纸,祭拜神明,焚烧一张"勇士打虎"的纸画,再用一个生鸡蛋对着墙上一砸,口中念道:"上不打天,下不打地,单打白虎连历历"("连历历"为黟县方言,指白虎被打痛时脚摔抖状)。打后放一串鞭炮,表示把"白虎星"赶跑了,然后全家人吃"老虎馃"避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