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作文教学的三个关键词:乐于表达自由表达充分表达(续).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作文教学的三个关键词:乐于表达自由表达充分表达(续).doc

上传人:653072647 2019/5/5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作文教学的三个关键词:乐于表达自由表达充分表达(续).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作文教学的三个关键词:乐于表达自由表达充分表达(续) 作文教学的三个关键词:乐于表达自由表达充分表达罗昆霞二、自由表达当我们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动机,使他们有了乐于表达的积极性,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如果这时对学生的写作提出诸多要求,设置诸多限制,束缚他们的思维,那无异于让他们带着镣铐跳舞。步行百步半于九十,这会使我们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努力前功尽弃。所以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教学”的建议中提出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并强调“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什么是自由表达自由表达应该有这几个特点: 一是学生思想上没有压力。不担心我的表达是否先进,没有价值观负担。也没有怕被老师批评苛责的顾忌,因为老师通常情况下都是欣赏鼓励的。二是表达内容上没有限制。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现实的、想象的都可以写;快乐可以分享,困难可以分担,委屈可以宣泄,意见可以表达;美好可以宣传,丑恶可以揭露。三是达成度没有硬标准。不设篇幅字数要求,文从字顺,基本表情达意即可。在结构、修辞、语言风格上不作要求。四是表达上允许个性。不设置统一模式,语言风格不强设要求。比如方言俚语入文,比如堆切辞藻,比如文白夹杂,比如***腔调等都应该包容。自由表达是有创意表达的前提,自由才可能别出心裁,独辟蹊径,才可能不走寻常路;自由表达是真实表达的条件,自由才可能敞开心扉,倾吐肺腑,实话实说,肝胆相照;自由表达是精彩表达的基础,自由才可能让童心飞扬,任思维驰骋,才可能让表达诗意盎然。怎么做到让学生自由表达 “枷锁”这里的“枷锁”指的是过高的、过严的、过滥的****作要求。过高的要求指超出学生年龄段所能接受的目标,过严的要求指一刀切没有通融必须达到的目标,过滥的要求指数量多没头绪的目标。作文对多数学生来说应该算是比较复杂的脑力劳动,他们并不能轻而易举地完成这个劳动,都需要“跳一跳”才行,如果我们再给他们加码,提出那样的****作要求,他们不会被压垮,也会被逼疯。曾经观摩过一节作文指导课,大致是这样上的:第一步,教师让大家翻开教材,然后指名将作文训练思考题念一念。第二步,教师问:这个思考题给我们提出了几个要求?师生再读题讨论,得出结论:思想要求“有意义”;内容要求”一件小事”;表达要求“真情实感”。第三步,思考:要达到这三点要求,我们应注意什么?先看第一点;再看第二点;最后看第三点。在师生共同分析下得出:达到第一点要求要注意三点;达到第二点要求要注意三点;达到第三点要求也要注意三点,一共要注意九点。九点注意分析出来后,下课铃也响了,学生还没动笔,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可能我们的老师过去都这样上过作文指导课,教师不可谓不认真,教学不可谓没层次,分析不可谓不细致。但课后我只对授课教师说了一句话“请你写一篇作文,落实这九条注意!”教师愕然。这要求太空泛了,别说落实,记都记不住。在一次交流中,一个热心于作文教学探索的年轻教师告诉我,他总结出了作文教学的“七字诀”,即:新、深、实、趣、巧、活、效。他对这“七字诀”进行了具体的解说,即构思新、立意深、内容实、语言趣、布局巧、运用活、练有效。并将自己总结的几篇作文教学心得给我阅读,心得基本是围绕“七字诀”展开写的。从中可以看出,这位老师用了心、下了功夫、动了脑筋。这位教师的研究也颇深入细致,从某个角度看,比如从文学创作的角度,从修辞的角度,是颇有见地的。在充分鼓励的基础上,我真诚地和他交换了意见:“七字诀”的要求对绝大多数小学生来说恐怕是太高了,他们能达到其中一两个要求就相当不错了,全面落实这七个字的要求,恐怕连作家都难以达到。后来这位老师坦承:他的“七字诀”是参考报载作文和获奖作文总结出来的。我发现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总会不自觉地拔高作文目标要求,他们总是用班里作文写得最好的学生作为标准,用来要求所有的学生,他们甚至用获作文大奖的作文作为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学生,他们因此在批改作文时苦不堪言,因为用这些标准要求学生,学生的作文当然惨不忍睹。其实他们更应想到,学生带着这些“枷锁”跳舞,那才是真正的苦不堪言。所以我们要砸碎这些“枷锁”,减轻学生的负担,让他们轻装上阵,自由表达。 :本色主要是就内容方面说,就是写自己所看见的,写自己所知道的,写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不要存着一份心,说我“应当”看见什么呀,我“应当”知道什么呀,我“应当”有这样那样的思想感情呀,就照这个写。如果这样写,就不免弄虚作假,或者套用别人的文章,或者搜索现成的材料,这样写出的文章就没有本色了。我们的作文指导课中有太多的“应该”,因而没有自我,没有本色,更没有自由,这样的指导必须改变。我们要强化鼓励,要淡化指导,你见过哪个文学家、文学名篇是指导出来的?文学家、文学作品是靠生活孕育和写作实践磨炼出来的。没上多少学的奥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