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观后感.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观后感.doc

上传人:653072647 2019/5/5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观后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观后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描写了一代80后为事业与梦想奋斗的故事,但对于70后的我们,除了感触,更有背后青春岁月的回忆。和电影《青红》描述的一样,来自灵秀江浙的父亲,从国内一流的医科大学毕业,在错误的年代错误的时间,被分配到西南地区一个偏远的山村支边工作。青春的记忆中,父母工作流动,举家搬迁,唯独安定时间最长的,便是在西南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城,在那里我生活了整整十年,直至高中毕业。当时父母亲工作的单位由北方某海滨城市提供人财物支边援建,所以专业、规模、口碑在当地乃至全省数一数二,也因为这样的背景,便在这座小城形成了特殊的北方文化。而其实,同样的情况还有上海迁来的厂矿,以致阿拉侬伊温软吴语夹杂其间,组成那个年代特有的风景。我想,对于父辈而言,那时的他们不敢也无法有自己的梦想。所以,父辈便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我属于后知后觉的孩子,中学成绩平平,当时的老师甚至对我放言:”教授的女儿不可能是教授。”于是我,在父辈寄予的希望,和我回馈的失望中,默默地成长着。青涩的中学结束了,临近高考,就如同黄健翔那句著名的”法切蒂、卡布里尼、马尔蒂尼在这一刻灵魂附体”,沉睡了几年的我终于醒来,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开始加速。终于,在那座小城,以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梦想的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90年代,改革开放的岭南热土,多少追梦人的向往之地。但对于我们这一代大山里走出的孩子,囿于地域政策的藩篱——到南方,是一个理想而又不敢想的梦想。得益于支边安置的政策,我幸运而又懵懵懂懂地来到岭南。90年代的南方,普通话尚未普及,出租车只有红色,收音机里传出的唯有粤语,《外来妹》在大江南北热播,而我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外来妹”.那时我是刚出茅庐的实****小学徒,检察战线的小兵张嘎。记得为了一宗抢劫案,跟着师父来提审犯罪嫌疑人——四名稚气未消的外来民工。师父是本地人,操弄着半咸不淡的普通话,费劲而又认真地进行讯问。最终,因为证据存疑,师父果断地做出了不捕决定。那是尊重和保障人权尚未写入刑事诉讼法的时代,那是有罪推定正当行的年代。而一名普通检察官,能依据事实和法律,做出这样的决定,永远值得法律人敬佩和学****20年岁月如梭,我们这一代,见证了南方这座城市的华丽巨变——当年治安谈虎色变,如今市场有序法治先行。20年弹指挥间,青春女孩变成了中年大妈,枝枝蔓蔓在这里生根发芽,我成了异乡的本地人,而又是遥远故地的异乡人。20年时光匆匆,我由检察新兵变成了检察老兵,再由检察老兵转身为律师菜鸟。菜鸟的每一天,充满着机遇与挑战,晚上挑灯夜战准备诉讼,白天法院看守所不停奔波,看尽人间悲欢离合,沮丧过、失败过、欢喜过、收获过。但我始终坚信,菜鸟的每一天,是历炼的每一天,前行的每一天。正如那首著名的粤语老歌所唱,”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痴痴笑笑。”在南方这座城市里,生于70年代的我们,承载着父辈的梦想,也寄予着自己的梦想,在北上广的城市里,欢笑,哭泣,寻找,也将永远在这里奋斗。作者:庄丹丹律师本公众号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得视为金鹏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文章来源于”金鹏律师事务所”微信平台。:舍与得是一道深邃选择题姜春康二狗说,他看了最近在在北京卫视、浙江卫视热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