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胶州历史.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胶州历史.doc

上传人:雾里行舟 2019/5/5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胶州历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胶州历史远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有先民在胶州这块地方定居,他们用石斧、石铲、石刀为工具,耕作渔猎,繁衍生息,创造了具有滨海特点的大汉口文化和龙口文化。夏、尚时期,胶州地属莱夷。周初,武王“封少昊之裔兹舆期为莒子,都于计”。计,即计今城,原址约在今南关城子村。西周时期,胶州境内还封有一个介国,都城在今南杜村乡赵家城献附近。《列子》一书记载:“今东方介国,人人通晓六畜之声。”当时,介人不仅已开始饲养家畜、家禽,并且已开始用牛耕地,用马拉车。公元前600多年时,介国开始衰落,后来,计、介两国都被齐国吞并。到了秦代,天下归一,始皇帝赢政在原齐地设立了瑯琊、胶东和临淄等五郡,郡下置县。公元前221年,秦在原介国的属地上设立了黔陬县,归瑯琊郡管辖。瑯琊郡的治所就设在现在胶南的瑯琊镇驻地——夏河城。西汉之初,境内除黔陬县外,还陆续建立了计斤、柜和祓四县,计捭并入了黔陬侯国,属青州刺吏部东莱郡管辖。柜并入瑯琊的瑯琊县。公元198年,汉献帝建安三年,双撤掉了北海国,设置城阳郡(治所设在东武,今诸城)。黔陬县又隶城阳郡,直至三国魏时。到了公元37年,东汉朝廷撤销了计斤、邞、柜和祓四县,计斤并入黔陬侯国,属青州刺吏部东莱郡管辖。柜并入琊郡的瑯琊县。公元198年,汉献帝建安三年,双撤掉了北海国,设置城阳郡(治所设在东武,今诸诚)。黔陬县又隶城阳郡,直至三国魏时。晋代,城阳郡治所由莒县移至黔陬,后又改城阳郡为高密国,以前胶河西岸的黔陬为国都(在今铺集镇黔陬村东),史称西黔陬城。东黔陬城就是当年的介国都城。南北朝时,黔陬县属高密郡。后高密郡被撤,双归属北海郡。公元529年,北魏始设胶州(以境内有胶河而定州名为胶州),州治设在东武城(现在的诸城市),辖东武、高密、平昌三郡,共十四个县。黔陬县属于胶州高密郡。公元556年,黔陬县改设平昌郡。公元585年,胶州改名为密州。隋初,撤平昌郡。公元596年,设胶西县,管辖胶河、墨河之间的一片地方,归属高密郡。公元605年,撤黔陬县,并入胶西县。至此,黔陬从设县到撤销,经历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等朝代,风风雨雨,历时827年。公元623年,唐王朝撤销了胶西县,并入高密县,在原胶西县的东部临海处设立了板桥镇,就在现在胶州城区内的西北部,老百姓叫做土城口的地方。自此,由于这里海路通达,对外贸易逐渐兴盛起来, 到了宋初,板桥镇已经发展成当时我国北方惟一的海关重镇。公元1087年,北宋设胶西县,第二年又把板桥镇改为胶西县,并在这里设立提举市舶司,为当时金国五处市舶司之一,提举市舶司还兼临海军使。金代,胶西县隶属山东东路密州,境内设三大名镇:张仓镇(在今胶南市张仓村)、染乡镇(在今胶州市良乡村)和陈村镇(在今胶州市大店村)。元初,复设胶州,辖高密、即墨、胶西三县,州治设在胶西县城。到公元1369年,明朝又撤销了胶西县,在其城立胶州署,领高密、即墨二县。两年后,胶州建州署于内城。清代,行政区划沿袭明制,胶州隶属无大的变动。公元1734年,清政府裁灵山卫,将其地并入胶州。1904年,胶州升为直隶州(与府平级),直属山东布政使司,仍辖高密、即墨两县。当时,胶州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商贾如云,“金胶州”美称远播九州。中华民国时期,1913年裁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