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国富论》读书笔记.doc

格式:doc   大小:147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富论》读书笔记.doc

上传人:wxc6688 2019/5/5 文件大小:1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富论》读书笔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论分工自问一: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是什么? 答: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不仅如此,他还指出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生产成本,促进财富的增加。斯密用著名的制针业分工的例子,说明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假设制针业共有18种操作工序,在没有分工的情况下每人每天连一枚针也造不出来。如果在分工的情况下,十个人每天可制造出 48000枚,平均每人每天可制4800枚。由此可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劳动分工的结果。对于这一观点,大部分经济学家都基本同意。但是对这一观点我仍持有以下观点和疑问:分工的范围和程度应有所界定,因为如果当我们将分工推向两个极端——完全分工和完全不分工,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结果:使劳动生产力最大增进的分工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即分工是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必要条件,但并非是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充分条件。对于“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这一句话有值得探究之处:一方面,“最大”一词如何确认和理解应有商榷的余地;另一方面,“似乎”一词给我们这样一种想法,就是说连斯密本人也无法十足确信(当然这一点同时强烈反映了斯密治学的严谨程度)。从分工的性质来看,分工有两种模式——工种分工和工序分工,这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但是,这两者之间有相互推动和发展的关系,所以,单纯地分裂来看都是片面和错误的。而斯密在文中似乎只关注了“工序分工”,对“工种分工”言之甚少(就我看来,几乎没有),这是令人十分遗憾的。所以,客观地说,分工只是一种生产方式,如果以主次来看待地话,应该还不能属于主要问题,因为它不可能成为一个“本源”问题,即它本身就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分工决定论”自其诞生起必然存在其历史局限性。自问二:斯密认为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的多的工作量的原因在何出? 答:斯密认为其中原因有三: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斯密认为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也是起因于分工) 第二章论分工的原由自问一:斯密是如何阐述分工的原由的? 答:斯密认为分工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而是一种人类倾向所缓慢而逐渐造成的结果, 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在此,斯密又在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他认为,交换是人类一种天然的倾向,是出于利己心的一种行为。正是由于人类这种交换倾向产生了分工。附录:《道德情操论》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简称《国富论》)的关系————简评所谓“亚当·斯密问题”我们认为,《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这两部名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论述的侧重点虽有不同,但就本质而言,却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交替创作、修订及其整个研究、写作计划来看,决不能否认斯密学术思想体系在本质上的一致性。斯密原来计划要分部地研究和写出“道德哲学”这一学科的全部内容,以揭示作为自然的人和作为社会的人的本性及其生活的终极目的、过程和形态,从而建立一个庞大的学术思想体系;即使他到了晚年,眼看已不可能实现其全部写作计划,他仍坚持想实现他所谓的“道德哲学”的实用部分,即伦理学、法学和政治学部分。他在1790年临终前几个月,为《道德情操论》第六版写的新增前言《告读者书》中写到:“在本书第一版的最后一段中,我曾说过,我将在另一本论著中努力说明法律和政治的一般原理……不仅涉及正义,而且涉及警察, 国家岁入,军备,以及其他任何成为法律对象的东西。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我已部分地履行了这一诺言,至少在警察,国家岁入和军备问题上。”斯密这一论述清楚地表明:他把《国富论》看作是自己在《道德情操论》中论述的思想的继续发挥。因此,我们不能认为这两部著作之间存在什么基本矛盾。从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分析来看,《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都是从人的利己本性出发的。在斯密看来,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出发点;而从利己出发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就是斯密所假设的“经济人”(主要是指资本家)。但他在《道德情操论》中把这种基于个人利益的利己主义称为“自爱”(Self-Love)。他指出,支配人类行为的动机有自爱、同情心、追求自由的欲望、正义感、劳动习惯和交换倾向等;人们自爱的本性是于同情心相伴随的,然而,人在本能上又是自私的,总是在自爱心的引导下追求自己的利益,从而妨碍同情心的充分发挥。他还肯定了利己心的社会作用。他认为,“自爱”是人类的一种美德,它决不能跟“自私”相混淆。他

最近更新

数量关系专项训练题库附参考答案(典型题) 106页

数量关系之逻辑选择题详解及备考含答案(基础.. 108页

数量关系习题附答案(培优a卷) 106页

数量关系排序题【全国通用】 106页

数量关系数量关系题型介绍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107页

数量关系测试题参考答案 106页

数量关系的真题带答案(最新) 107页

数量关系练习题word版 108页

基于softmax回归的工业设备多类故障诊断方法研.. 3页

基于SAP云实验的经管类跨专业双语实训设计 3页

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真题及参考答案.. 106页

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含答.. 175页

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专项强化真题试卷.. 79页

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项强化真.. 173页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项练习题(.. 175页

江苏省南京市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专项练习题附.. 106页

江西省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专项练习题【名师系.. 81页

江西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项练习题及.. 175页

江西省南昌市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专项练习题带.. 105页

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专项强化真题试卷.. 79页

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项强化真.. 17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项.. 176页

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专项强化真题试卷.. 107页

河南省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专项练习题标准卷 78页

湖北省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专项练习题【能力提.. 107页

湖北省武汉市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专项练习题及.. 81页

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专项强化真题试卷.. 104页

湖南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项练习题附.. 177页

2025年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 67页

2025年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 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