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文档名称:

4.2007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审计》第4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doc

格式:doc   页数:5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4.2007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审计》第4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doc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0/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4.2007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审计》第4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四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第一节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建设情况
一、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建设的三个阶段
审计准则作为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的权威性标准,对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建设经历三个阶段。
(一)制定执业规则阶段(1991—1993)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后,非常重视执业规则的建设。从1991年到1993年,先后发布了《注册会计师检查验证会计报表规则(试行)》等7个执业规则。这些执业规则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走向正规化、法制化和专业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建立准则体系阶段(1994—2003)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依法拟订执业准则、规则,报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后施行。经财政部批准同意,中注协自1994年5月开始起草独立审计准则。到2003年年中,中注协先后分6批制定了审计准则,共计48个项目。
(三)完善与提高阶段(2004—至今)
随着审计准则体系的基本建立,制定工作转向完善审计准则体系与提高准则质量并重。自2004年以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起草新准则的同时,根据变化的审计环境、国际审计准则的最新发展和注册会计师执业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修订已颁布的准则。
审计准则建设以及准则体系的基本建立,有效地适应了注册会计师执业的需要。审计准则已经成为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必备指导,成为衡量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依据,成为理论研究、教学教材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审计准则还是有关部门执法、判断注册会计师执业罪错的依据。从最近几年出台文件看,在涉及注册会计师审计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等主体时,都强调要遵守审计准则,并在调查和处罚违规事件时将审计准则作为衡量的尺度。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在处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案件时,也将独立审计准则作为重要的法规依据。
二、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
在推动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加强行业诚信建设,制定中国审计风险准则,提高注册会计师对财务舞弊的审计监督水平的过程中,面临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与国际准则的关系,如何看待当前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新特征。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正深入发展,科学进步突飞猛进,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产业转移加快进行,各国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全球经济已经成为一个有机互动的整体。面对全球资本市场每天数兆资金的流动,各国的投资者们希望注册会计师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提供服务,以便能够作出正确的决策,降低信息不充分和不可靠而产生的交易成本和风险。为此,世界上主要资本市场都在积极探讨并努力实现向一套全球公认的审计准则的趋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以及国际监管组织,包括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金融稳定论坛、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等,也都强调全球资本市场需要高质量的、统一的准则,并提出各国会计审计准则应与国际会计审计准则趋同。
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是有利于世界经济的融合。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跨国流动,资本、商品和服务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空前活跃,遵守国际通行的经济规则日益成为各国经济交往的基础。实现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可以增强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信心,改善经济环境,加快经济融合。
二是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某种程度上,信息对资源配置起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真正的趋同将使投资者更容易比较不同的投资机会,而无论这些投资机会在地理上相距多么遥远。投资者们将推动会计体系的趋同,使之更透明。资本总会流向那些欢迎他的地方,总会留在那些能够善待他的地方。
三是有利于保持经济的安全和稳定。高质量的审计准则,可以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在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金融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经验和现实教训告诉我们,落后的审计准则和实务不仅制约会计业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对经济运行秩序造成危害。从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到近年来一系列重大财务舞弊事件,向我们警示了国家或地区准则与国际准则差距的巨大危害。实现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可以有效维护经济的安全和稳定。
为此,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关联度不断加深,中国经济日益紧密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的背景下,实现中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不仅是会计业国际化发展的要求,更是中国经济接轨国际市场的迫切要求。
从目前行业的形式发展看,也需要推进审计准则建设,推进国际趋同。
第一,行业面临很大的风险。近年来,企业经营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导致审计风险日益增大,主要体现在:企业组织机构及其经营活动的方式日益复杂,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影响日益加深,会计准则要求的判断和估计日益复杂,一些企业管理层进行财务舞弊的动机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