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礼记读后感.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礼记读后感.doc

上传人:phl806 2019/5/6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礼记读后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礼记读后感假日响应领导号召,为自己充电,深入阅读了《礼记》,对其中的一些事例有一点感触,编录如下:1、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一天,其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感受:执行人和劳动者两个定义执行人是法律上的法人的含义,强调的是自由责任能力,个体要对自己的事负责。执行人式的世界观有一个前提:每个个体具有“足够的”活力/自控能力进行需要的社会活动。执行人的定义是逻辑性的,只有按照前述前提定义个体性质以后,“平等的世界”才是逻辑完备的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劳动者是参与劳动的人,在社会化分工以后,更具体地说法是个体在合作关系方面的选择和表现。劳动者的概念是通过发现总结而得的,而不是发明设计而得的(劳动者的概念是对社会分工的直接描述)读礼记就可以认定中国哲学在明确强调执行人和劳动者的区别。西方哲学中没有劳动者的观念,合作关系依靠责任关系来维系(于是西方人无法理解日本的终生雇佣制度!)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执行人和劳动者两者都是功利性的/以合作角度研究人际关系。问题在于:1)如何管理信用社会合作中不可能的任何环节任何事情上,都允许个人以个人声誉做抵押的自做主张。于是将劳动者的概念强行合并入执行人的概念进行研究是否合适。2)如何界定自由人的范围如果能证明社会中某些阶层不能(非主观不愿意)具有足够的自我调整能力,那么人际平等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于是执行人式的世界观只是逻辑理想,可能并不具备社会基础。-----两个定义对个体的要求执行人的要求是信息灵通、良好公关、市场应变、资源调度、业务策略等等考虑到执行人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后,劳动者最得体的要求是“谨礼”,表现在两个方面:职守和联想方向职守就是仅做份内的事,如果发现别人的不足可以出于友谊做一个提醒,不要干涉别人的决定。联想是处理事情过程中个人第一时间内所能想到应对的方法。执行人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1)因为执行人是由劳动者构成的,要求部分劳动者具有执行性的素质,以改善组织的执行能力。2)因为执行人是由劳动者构成的,若干劳动者共同合作完成业务的执行过程,在法律上以劳动者为业务行为的最终责任单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法律保护公司私有制的前提下,考虑雇佣关系后,可将执行人内部权利分配划分为三个层次:利润分配、理念共识、业务执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利润分配是依赖所有权的比例进行的理念共识用于确立建立运营模式、业务执行的评价依据等内容的业务执行就是实际的执行力,是被雇佣者的权力4)最大的所有权人对运营模式业务执行评价有决定权,一定不是每个被雇佣者都对理念具有发言权。对于被雇佣的自由的劳动者一般性要求首先应该是“理念FREE”的。5)劳动者所做的事情仅限于业务执行是合理的。诸如对业务计划提供专业意见------组织生态两种合作策略:身体力行、知难行易。前者是有几斤几两就完全发挥出来,后者是首先体会合作者的处境,然后做好配合工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在正常严肃的合作关系中,应该是知难行易的策略每个环节上都是明白人,那么运营的风险才能被真正分解到各个环节上要求组织内每一个劳动者都能明白合作中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