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西廂記讀後感裘錦秋中學(屯門)陳家榮中六甲班參號對人物之感想:讀完西廂記,總有一種時代感很接近的感覺。曲中崔鶯鶯、張珙、紅娘等角色一點兒都不像古代人。這些人物的開放程度甚至比現代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傳統中國社會的元代之所以出現如此開放的角色,應該是元代是外族統治,不太受舊禮教約束的結果吧!同時,這是因為中國在元代已進入傳統禮教社會的中葉,年青的男女對封建婚姻制度的盲婚啞嫁已經唾棄,並對自由戀愛及婚姻響往不已吧!這份鼓動對身在現代自由社會的我都感到震奮!現今的社會當然比中古時代或近代更為開放和自由,但實際上現今社會並不是完全開放的!排斥姊弟戀、同性戀和「男主外、女主內」、「夫尊妻卑」等保守敏感性強的規條仍是社會的主流。現今社會亦不是完全自由的!婆媳翁婿糾紛、政治婚姻等封建產物亦是屢見不鮮!「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這鮮明的主張下,這些開明的主人翁變得勇敢、進取。當中紅娘更是一個代表性人物,紅娘締造了中國文學史上最成功的奴婢形像。奴婢不再是俯首稱臣、任人魚肉、身不由己、懦弱自卑的悲劇人物,紅娘一身伶俐、直爽、潑辣、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少女形象完全推翻我心目中弱少無助、孤苦無依的奴婢形像!這種具開創性的人物形像確使人心悸!亦正因為這種劃時代的人物風格,才能使西廂記歷久而常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內容感想:中國的元曲與歐洲的歌劇、非洲班圖人的皮鼓舞以及波尼里西亞的巫舞祭不同,是糅合了中國和西域的文學作品,既是歌、更是一個從散文、傳紀體過渡到小說的中轉站。內容嚴謹詳盡,遠比歐洲的歌劇如《羅密歐與茱麗葉》、《戒指王》、《十二夜》、《歌劇魅影》來得精細。可知真正的元曲,可以長到數天才能演完、亦可以短至區區一個時辰就結束。元曲兼有細緻工筆、亦有言簡意深的特徵。而西廂記亦是如此!對於張生與崔鶯鶯的相知相惜相戀相愛並沒有花太多筆墨,但又達到傳神的效果。而在兩人的感情以至其相戀艱難的情節以及對自由戀愛的訴求卻用不少筆墨所述。這亦是元曲比上述三者更能吸引我的原因!音樂的引入,廣義的「說唱」的引入,彌補了語言的局限性給戲劇造成的損失。《西廂記》中「說」與「唱」交叉出現,交相呼應,堪稱「說唱」在戲劇中應用的典範: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寄生草]蘭麝香仍在,佩環聲漸遠。東風搖曳垂楊線,游絲牽惹桃花片,珠簾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開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觀音現。「十年不識君王面,始信嬋娟解誤人。」小生便不往京師去應舉也罷。[覷聰雲]敢煩和尚對長老說知,有僧房借半間,早晚溫習經史,勝如旅邸內冗雜,房金依例拜納,小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