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传承中国精神.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承中国精神.doc

上传人:drp539607 2019/5/7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承中国精神.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重读《中国的品格》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蔡军楼宇烈先生的《中国的品格》一书出版已有好几年了,前年,我有机会阅读了这本书的大部分篇章。最近,再次拿起这本书,感受却是不一般的。楼先生曾说,近百年来,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在借用西方的思维方式来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使得很多人心中的传统文化已失去了本来的面貌。用这句话评价当下的文化生态,实不为过。在全球化、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的世界影响力与日俱增,然而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却未能如经济的发展一样同步提升;这样,一方面,表面上我们国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国人“忘我”地陶醉在现代化的炫目光环里,甚至飘飘然地自失起来。如何让中国人找回自己,让他们真正拥有自省力、自信力,不是以“斩断自己的文化的根”的自宫方式走向现代化,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繁荣富强,作为文化学者的楼先生忧虑着,思考着,探索着,于是就有了《中国的品格》这部总结中国文化内涵与核心精神的作品的问世。书中,作者以哲学的睿智眼光,平实的精辟语言,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梳理出中国文化发展之脉络体系,引导人们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品格。该书可称作是“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目的是唤起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的“中国文化主体意识”的觉醒。诚然,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前不久召开的十七届六次全会,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我们要培养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要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一个国家的执政党就文化的发展作出史无前例的决定,可见,文化之于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是何等的举足轻重。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温《中国的品格》,作为“传道”的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如何在职业教育的舞台上,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他们的文明素质,现在看来,这比任何时候都显得尤为迫切。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承需要每一个公民有强力的“民族文化主体意识”,这里的公民理所应当包括受教育的学生。职业学校是培养人的,可能偏重职业技术、职业技能的教学和传授,然而从造就人才的层面和培养国家建设者的高度,我们培养的更应该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有用之才。因此,职业教育应该注重人才培养的文化内涵,不能仅停留在为社会输送懂技术的产业工人的层面。文化内涵又是一个泛化的概念,不一而足,但核心价值里应该包含人文精神。简单地讲,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具有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一颗中国心的优秀人才。那么,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呢?从单一职业培养的层面看,教技术就行,这样培养出的人,可以冠之以“实用性人才”;但是,从教育的角度看,这仅是“术”,忽视了“道”,而道的范畴太广博了,其中就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同时具有“术”“道”的人,可以成为高素质的德才兼备的人才。我们不必忌讳用“德才兼备”来衡量一个职业学校的学生(不要以为这只是用来衡量干部的标准)。学校是社会的缩影,而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