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T搅拌机工艺工装设计方案说明书.doc

格式:doc   大小:92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T搅拌机工艺工装设计方案说明书.doc

上传人:水中望月 2019/5/7 文件大小: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T搅拌机工艺工装设计方案说明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肅蒀莈肆膆毕业设计说明书袃肁题目:T350搅拌机工艺工装设计螆设计:羄指导:、工序尺寸、、,::3000台/——(铣夹具或钻夹具)一付,(加工余量计算、夹紧力计算、定位误差计算、工序尺寸链及装配尺寸链的计算.)罿完成时间:99年4月蚇零件的说明袇零件的作用:薃该零件是T350搅拌机变速装置的箱体,动力通过电动机传给箱体。经过箱体的变速,再传递给滚筒,实现工作。该零件底座上的4个沉头孔用于固定箱体。箱体顶部有一个Φ12的孔,用于加润滑油用。箱体底部有一个m/z的螺纹孔,用于放油用,箱体的斜侧面有一个内径165X80的矩形孔,是用来观察传动装配的。其周围的6个螺纹孔,用于加盖,箱体的两侧面各有3个大孔,这6个孔有的加工要求都比较高,是该工件的主要加工表面,其作用是用于支承三根传动轴。,结构比较复杂,但从加工要求看,还比较1蚄容易,主要是面的加工和孔的加工,平面的加工要求均不高,表面粗糙度Ra=,只需粗铣一下即可达到。考虑到底面要作为定位基准,为了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所以将底面的表面质量提高一级Ra=。粗铣过后,再精铣一下。孔有两类,一类是螺纹孔、其加工要求不高,另一类是传动轴支承孔,其加工要求最高,其尺寸精度要达到IT7,,另外考虑到底面孔要定位用。所以钻孔后要铰削一下,以提高定位精度。,考虑到该零件在工作中是固定不动的,力学性能要求不高,可是零件的结构又比较复杂,所以应选择铸件,由于零件的生产纲领为3000件/年,已达到中批量生产的水平,为了提高生产率,保证毛坯精度,选用砂型机器造型。,基面选择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不但使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问题百出,更为严重的,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薁精基准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①基准重合的原则,羈②基准统一的原则.③自为基准的原则.④⑤保证工件定位准确,夹紧可靠,操作方便的原则。:薄①为了保证加工面和不加工面之间的位置要求,应选择不加工面为粗基面。芁②为了保证各加工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应选择余量最小的面为粗基准。荿③为了保证重要加工面的余量均匀,应选重要加工面为粗基准。莈④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用,在同一尺寸方向上,通常只许用一次。薆⑤选作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光洁,以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蚃加工该零件时,粗基准选择底座的上面,来加工底面和底面上的孔,然后再以加工孔的底面和孔的基准加工其它面和孔。,应当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位置精度等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中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考虑经济效果,以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莃该零件各加工面,除三组传动轴孔的要求较高外,其余的加工要求都不高,但考虑到多数工序是一面两孔定位,为了保证加工要求,所以将底面的加工要求提高Ra=,底螁芈3衿面圆孔的加工要求提高到Ra=。肄①箱体底面:先粗铣,后精铣。羂②箱体底面上的固定孔:先钻,后铰,再锪台面。莆③箱体的两端面:粗铣。蒆④箱体两端面的螺纹孔:先钻底孔,后加工螺纹。节⑤进油孔:先粗铣台面,再钻孔,再攻丝。莁⑥出油孔:先粗铣台面,再钻孔,再攻丝。肆⑦斜面:先粗铣平面,后钻孔,再攻丝。芃⑧三组传动轴孔:粗镗,半精镗、精镗。莁加工工序安排原则:螀①②划分加工阶段:③先加工平面,④次要的加工平面可以插在各阶段之间进行加工,确定工序集中和分散的程度。芀该零件是箱体,搬运也不太方便,也是批量生产,所以工序应适当集中。薇工序过程:蒆工序①粗铣、精铣底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