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办公楼搬迁信息化建设方案第一部分机房装修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技术,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转,计算机机房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微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屏蔽、防漏、电源质量、震动、防雷、接地和安全保卫要求。所以,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机房。一、设计依据《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GB6650-86)《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GB9361-8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52-8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45-92)《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GB6650-8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BJ/T16-92)《中国采暖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原则》(GB50050-9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二、设计原则(一)规范性原则在数据中心机房系统结构设计,基于国际标准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包括各种建筑、机房设计标准,电力电气保障标准以及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标准,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业务发展,设备增容奠定基础。(二)可靠性原则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要对数据中心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电脑机房的安全可靠性。(三)实用性和先进性: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当前的需求,兼顾未来的业务需求,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信息产业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四)灵活性原则考虑到中心公积金业务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今后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用户数量和质量的功能。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五)安全性原则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性原则不但体现在具体的安保措施上,更体现在计算机数据的安全性上。因此,在计算机机房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除加强一般性的保安监控措施外,还要特别考虑数据的保存、传输安全。(六)可管理原则中心数据机房具有一定复杂性,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