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同步注浆操作技术赵王飞.doc

格式:doc   大小:67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同步注浆操作技术赵王飞.doc

上传人:雾里看花 2019/5/7 文件大小:6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同步注浆操作技术赵王飞.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同步注浆操作技术赵王飞2012年12月31日目录目录 1第一章同步注浆的原理及设备 2同步注浆的原理 2注浆设备包括 2第二章同步注浆作用 3第三章同步注浆的材料及要求 4同步注浆材料要求 4同步注浆材料 4第四章同步注浆方法 5第五章注浆基本参数的确定 61、浆液配合比的确定: 62、压浆量的计算: 6(1)计算基本原则: 6(2)计算公式: 63、浆液压力的确定 7第六章不同施工段的同步注浆 81、盾构掘进正常段同步注浆 82、盾构掘进小半径曲线段同步注浆 83、盾构掘进浅覆土段同步注浆 94、盾构掘进大坡度段同步注浆 95、盾构穿越建筑物及重要管线同步注浆 106、盾构盾构掘进进洞段同步注浆 10第七章同步注浆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111、浆液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现象 11解决、预防措施 11治理方法 122、沿隧道轴线地层变形量大 12原因分析. 12解决、预防措施: 13治理方法 133、同步注浆时浆管堵塞、无法注浆 13原因分析 13预防措施 14治理方法 14第一章同步注浆的原理及设备同步注浆的原理:随着盾构的推进,在管片和土体之间会出现间隙,为了填充这些间隙,就要在盾构机推进过程中,保持一定压力(综合考虑注入量)不间断地从盾尾直接向壁后注浆,当盾构机推进结束时,停止注浆,这种方法是在环形空隙形成的同时用浆液将其填充的注浆方式。注浆设备包括:(1)储浆罐(2)注浆泵(3)控制面板第二章同步注浆作用(1)防止地表变形地表。(2)减少隧道沉降量。(3)改善衬砌的受力状况。(4)有利于盾构纠偏目标轴线。第三章同步注浆的材料及要求同步注浆材料要求:(1)和易性要好:要易搅拌,易输送,在运输过程当中能保持不离析、不沉淀、要具有能填充空隙的流动性。(2)收缩率要小:浆体凝固时产生的体积收缩要小,其目的也是为了减少地表变形。(3)凝结时间要合适:初凝要快,即压出去的浆体在短时间内达到初凝,使浆体不易流失,保证压浆质量;终凝要慢,即要求压出的浆体在较长时间内应具有塑性,这样可防止破坏盾尾密封装置。(4)要有一定的强度:压浆的作用之一是支护地层,不使地层产生沉降变形,所以要求浆体在凝固前有一定的早期强度,而凝固后的强度要略高于原状土。同步注浆材料:(1)黄沙:浆体中的填充料。(2)水泥:胶结剂,提供浆液固结强度和调节浆液凝结时间。(3)膨润土:减缓浆液的材料分离,降低泌水率,还具有一定的防渗作用。(4)粉煤灰:改善浆液的和易性(流动性)。(5)水玻璃:凝结剂,使浆液迅速固结。第四章同步注浆方法同步注浆方法:(1)采用注浆压力自动控制系统,一面使压力保持不变,一面直接向盾尾建筑空隙注浆,可同时对四个注浆口进行注浆,一般采用上部两个注浆口同步注浆。(2)采用不间断加压方法来进行注浆,通过电磁流量记在监测流量的同时进行自动注浆。注:浆罐带有搅拌轴和叶片,注浆过程中可以对浆液不停的搅拌,保证浆液的流动性,减少材料分离现象。第五章注浆基本参数的确定1、浆液配合比的确定:做好隧道同步注浆,应加强对浆液质量的控制,严格控制浆液配比,应根据所处土质、施工环境并结合大量的浆液试块实验,按照实验数据来确定适合本地区的浆液配比。2、压浆量的计算:压浆量和压浆点视压浆时的压力值和地层变形监测数据而定。(1)计算基本原则:浆液压注要及时、均匀、足量,确保管片与地层之间的空隙得以及时和足量的充填。压浆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地表变形量,注浆量根据盾构施工环形间隙注浆量经验计算公式确定,同步注浆的注入量受浆液向土体中的渗透、泄露损失(浆液流到注入区域之外)、小曲率半径施工、超挖、壁后注浆所用浆液的种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计算公式:Q:注浆量。:刀盘最大直径。:管片外径。L:管片长度。A:注浆率。注浆率一般从几个方面考虑,包括注浆压力产生的压密系数、地质情况的土质情况、施工消耗系数、超挖系数,根据设计资料及施工情况,本区间取A=2,实际施工注浆量应通过监测地表变形情况而定。3、注浆压力的确定:一般来说,土压平衡盾构机在盾尾处设有四个浆液注入点,盾尾同步注浆的压力因浆液注入点位置的不同而不同。A1、A2点处注浆压力理论计算值为:拱顶水土压力+管道中的压力损失。根据实验得A1、-。最大注入压力为(拱顶水土压力+管道中的压力损失)×(拱顶水土压力+管道中的压力损失)×:拱顶水土压力+管道中的压力损失+ρ(浆)g×H则最大注入压力为:(拱顶水土压力+管道中的压力损失+ρ(浆)g×H)×:(拱顶水土压力+管道中的压力损失+ρ(浆)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