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巴西利亚城市规划2016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2013160415金颖1234设计背景规划结构分析规划者简介有关评论及历史意义目录一巴西的旧都里约热内卢是南美洲最大都市之一,但其位置偏居东南一隅,而广阔的中西部和北部亚马逊地区发展长期滞后,虽然物产丰富,但交通不便,人烟稀少。1822年,巴西的“独立之父”若泽·博尼法西奥·德安德拉达·席尔瓦就曾经倡议把首都从南部滨海的繁华城市里约热内卢迁往内地,迁都的考虑之一就是要在巴西广阔的内地建立一个促进国家发展的中心。巴西迁都因为原首都里约热内卢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然后就有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带来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医疗条件下降等弊端。巴西政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1956年在中西部戈亚斯州的一片荒原上选中了新都的地址,定名为巴西利亚。巴西迁都在1956年由新当选的总统库贝切克下令开始实施迁都计划。他决定在内地的一片荒地建设新首都,定名为巴西利亚(Brasilia),并提出了“毕五十年之功也五年”的口号。1957年3月著名的规划师路西奥·科斯塔(LucioCosta)的“飞鸟”形方案赢得了总体规划竞赛。与此同时,总统又亲自任命奥斯卡·尼迈耶(OscarNiemeyer)为城市总建筑师。整个城市的主要建筑设计集合都出自他的手。到1962年基本建成后,他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完整从平地建起,由一个人主持设计,用短短五年建成的历史奇迹。巴西迁都二建筑界的毕加索奥斯卡·尼迈耶国    籍巴西出生地里约热内卢出生日期1907年12月15日逝世日期2012年12月5日职    业建筑师毕业院校里约热内卢国立美术学院主要成就巴西利亚城市规划代表作品联合国总部、巴西议会大厦书籍著作《我在巴西的经验》(1961)、《论建筑形式》(1978)建筑界的毕加索1988年的普利策奖授予了两个崇尚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即巴西的奥斯卡·尼迈耶和美国的戈登·邦夏。尼迈耶设计的建筑被认为是充满情感的雕塑,他扩大了建筑的基本原理,并且在吸取勒·柯布西耶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具有巴西特色的、自由的拉丁美洲现代主义建筑风格。OscarNiemeyer·作品他的建筑体现了艺术结合方式和技巧间的协调与匀称,会聚了极其丰富多样的构造,传达了一种存在精神和探索奇妙变化的神韵。作品特色尼迈耶是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大师曲线中的情感与自由“建筑需要的就是梦想,否则什么都会会存在。”尼迈耶对建筑大师勒·柯布西埃推崇倍至,他追求视觉艺术上的完美,认为当一种形式变为美时,它即成为功能。强调建筑作品的创造性。带有拉丁美洲的地区性及特殊性,现代建筑学上的第一种民族风格。造型轻快,自由,活泼:直线条少,弧线多,追求曲线美(女性)。材料主要是用钢筋混泥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