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文档名称:

《淮南子》法律思想研究.pdf

格式:pdf   页数:6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淮南子》法律思想研究.pdf

上传人:ds6573 2015/1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淮南子》法律思想研究.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南民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淮南子》法律思想研究
姓名:康宁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法学理论
指导教师:邓红蕾
2011-04-05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法律究竟是什么?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都从不同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但即使如此,我们仍不能够断言已经通晓了法律的真谛。换言之,要想更全面、
更深刻地理解法律,我们不能就法律而论法律,因为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
与其他社会规范紧密相连。也就是说,法律之外的诸多社会因素或许可以帮助我
们更好地去探寻法律的本质。文化无疑为我们研究法律提供了独特的视角。由
于法律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任何一种法律都打上了一定文化的烙印,
通过一定的文化,我们则能更好地去了解法律的形成、发展与变革。当下,我们
正进行着“中国特色”的法治建设,自然不能脱离本民族文化这一“本土资源”,
只有对其批判地继承,才可能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法律制度,这对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著的《淮南子》一书,在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的基
础上,对法家的思想进行批判和改造,同时又结合汉初的社会现实情况,以道
家的清静无为为旗帜,兼采各家的学术思想,从而使其法律思想在中国思想史
上独具特色。尤其是书中提出的“法籍礼义者,所以禁君,使无擅断也”的法律观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法律文化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其法律思想产
生的时代背景,分析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以期客观地评价其法律思想的价
值,探寻其法律思想的现代意义。
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淮南王刘安的生平,介绍《淮南子》
一书的时代背景,分析《淮南子》一书的学派归属。第二部分,叙述《淮南子》
法律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即黄老道家的“道”和“无为”。第三部分,详细介
绍《淮南子》一书的法律思想,包括“发于人间”生于“仁义”的法律起源论,
“顺势因时”的立法观,“精诚”、“无私”的执法观和“法籍礼义者,所以禁君,
使无擅断也”的法律观。第四部分,对《淮南子》的法律思想做出评价,一方
面总结其法律思想的进步之处,另一方面指出其法律思想的局限性,并从文化
的角度探寻其原因。第五部分,论述《淮南子》法律思想的现代价值,通过找
寻传统法律思想与现代法治理念之间的契合之处,说明《淮南子》法律思想对
我国进行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淮南子;道;无为;法律思想;现代价值

I
《淮南子》法律思想研究
Abstract
What is the law? Many scholars from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have their
own opinions. However, we still can not state with certainty that we are familiar with
the true essence of the law. In other words,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he law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deeply, you can not discuss the law in legal terms, because , as
a kind of social norms, the law is closely linked with other social norms. That is,
many social factors outside the law may help us to explore the essence of law better.
Undoubtedly,culture provides a unique perspective for us to study the law.
Therefor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e,any kind of laws is marked by the stigma
of a certain culture. Through a certain culture, we ar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reformation of the law better. Nowadays, we are
conducting the law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can not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