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2
文档名称:

冲压模具设计项目教程袁小江项目五.ppt

格式:ppt   大小:4,175KB   页数:6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冲压模具设计项目教程袁小江项目五.ppt

上传人:ouyangxiahe 2019/5/9 文件大小:4.0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冲压模具设计项目教程袁小江项目五.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项目五卷收器齿片连续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项目目标1、了解冲压成形工艺中连续冲压成形工艺的基本特点及应用。2、了解连续冲压成形工艺零件排样的基本要求及方法。3、能进行简单冲压零件的连续模具排样设计。4、能确定较少工序连续模具的定距、导料、刃口等部分的合理结构。5、能分析较少工序零件的连续模具排样及工序划分。6、能设计简单零件或5、6个工位左右的连续模具结构。/项目五卷收器齿片连续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卷收器齿片零件如下图所示,材料:SPHC-P,t=。零件为较为简单的平面冲裁件,没有弯曲、成形、局部成形等复杂的成形工艺,零件的主要结构与尺寸特点是零件外轮廓的齿形周边,以及内部的各种孔的特征,零件为典型的冲裁件,根据零件的结构尺寸特点,零件上的冲裁特征不能同时进行冲裁,需要进行工序的划分,根据零件的生产批量及生产成本等条件,考虑采用连续模具的结构形式。项目介绍/项目五卷收器齿片连续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卷收器齿片零件/项目五卷收器齿片连续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在模具的不同工位上同时完成不同的冲压工序,称这种模具为连续模(也常称为多工位级进模)。在一副连续模上可对形状复杂的冲压件进行冲裁、弯曲、拉深成形等工序,生产率高,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而且操作方便安全,适于大批量生产。连续模所完成的冲压工序均分布在坯料的送进方向上。为了控制每一工位的精确送料及稳定生产,连续模必须解决条料的准确定位与送料问题。按照冲压工序的不同,连续模可分为连续冲裁模、连续弯曲模、连续拉深模和多工序复合的连续模。还有在多工位压力机上的多工位连续模。连续模设计时主要应考虑以下的几个问题:/项目五卷收器齿片连续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1、工序数的确定(1)应保证冲压件的精度要求和零件几何形状的正确性。要求零件精度较高的部位,尽量集中在一个工位一次冲压完成。在一个工位完成确有困难,需分解为两个工位时,最好放在两个相邻工位上。(2)对于复杂的形孔与外形分段冲切时,只要不受精度要求和模具周界尺寸的限制,应力求做到各段形孔以简单、规则、容易加工为基本原则。(3)在普通低速压力机上用的连续模为了使模具简单、实用、缩小模具体积、减少步距的积累误差,凡是能合并的工位,模具有足够的强度,不要轻易分解,增加工位。(4)多次拉深时,拉深系数的选取应以安全稳定为原则。(5)复杂弯曲件,凡能分几次弯曲的零件,切不可强行一次弯曲成形。/项目五卷收器齿片连续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2、冲压工序安排的原则(1)对于纯冲裁连续模,原则上先冲孔,随后再冲切外形余料,最后再从条料上冲下完整零件。要保证条料的足够强度,以使准确无误的送料。(2)冲裁弯曲连续模,应先冲孔和弯曲部分的外形余料,再进行弯曲,后冲靠近弯边的孔和侧面有孔位精度要求的侧壁孔,最后分离冲下零件。(3)冲裁拉深连续模,先安排切口工序,再进行拉深,最后从条料上冲下零件。(4)拉深弯曲连续模,先拉深,再冲切周边余料,后弯曲加工。(5)带有压印冲压件,为了便于金属流动和减少压印力,要适当切除压印部位周边余料,再安排压印。最后再精确冲切余料。压印部位上有孔时,原则上压印后再冲孔。(6)有压印、弯曲的冲压件,原则上先压印,后冲切余料,再弯曲。/项目五卷收器齿片连续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3、空工位的设置原则为了保证模具有足够的强度,确保模具的使用寿命,或为了便于模具设置特殊结构在连续模中增设空工位。设置空工位的基本原则:(1)用导正销作精确定距时,步距积累误差较小,对产品精度影响不大,可适当多设置空工位。反之,定距精度差的,不应轻易增设空工位。(2)模具步距较大(一般大于18mm)时,不宜多设置空工位。当步距大于30mm以上时,更不能轻易设置多个空工位。(3)一般,精度高、形状复杂的零件,应少设置空工位。反之,可适当增加空工位。/项目五卷收器齿片连续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一、连续模的排样设计排样设计是连续模设计的关键之一。排样图的优化与否,不仅关系到材料的利用率、工件的精度、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和使用寿命等,而且关系到模具各工位的协调与稳定。冲压件在带料上的排样必须保证完成各冲压工序,准确送进,实现级进冲压和连续冲压;同时还应便于模具的加工、装配和维修。冲压件的形状是千变万化的,要设计出合理的排样图,必须从大量的参考资料中学****研究,并积累实践经验,才能顺利地完成设计任务。     排样设计是在零件冲压工艺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确定排样图时,首先要根据冲压件图纸计算出展开尺寸,然后进行各种方式的排样。在确定排样方式时,还必须对工件的冲压方向、变形次数、变形工艺类型、相应的变形程度及模具结构的可能性、模具加工工艺性、企业实际加工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同时全面考虑工件精度和能否顺利进行级进冲压生产后,从几种排样方式中选择一种最佳方案。完整的排样图应给出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