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摘要:分享是幼儿获取快乐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行为。教师应通过多种方法,帮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分享,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健康的人格。关键词:幼儿教育;分享教育;分享规则在幼儿园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让与别的小朋友玩;孩子正吃着东西,你跟他要,他会马上藏起来说没有了。随着社会地不断进步与发展,这些行为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为了能使幼儿的行为适应社会的需要,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利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来帮助幼儿学会“与人分享”,降低自我中心意识,养成良好的分享行为。一、发挥榜样力量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常常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在幼儿园中教师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所以,教师要做有心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如在分发物品时,我有意识地将这些物品让大家分享。当看到幼儿正在玩玩具时我会有意识地走过去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待幼儿体验到分享带来的乐趣后,幼儿便会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模仿老师的行为。同伴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老师要在同伴中树立好典型,让其他幼儿学习。当某位幼儿有分享行为时,老师要做出积极评价和鼓励,这样会激励其他的幼儿去模仿和学习。二、。比如,“玩具分享日”是让幼儿在这一天将自己喜爱的玩具、宠物带来与别人分享。再如,“经验日”是让幼儿在这一天,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和近期完成的作品向他人展示,幼儿在展示和讲述的过程中,既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又会产生因分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还可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当某个幼儿有办“生日会”的需求时,我们可以与家长配合把“生日会”办成一个“分享会”。在“生日会”上,蛋糕、饮料、糖果等将成为小朋友共同分享的物品。老师在主持“生日会”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分享的机会。如请大家唱完生日歌、说完祝词之后,就可请“小寿星”简要谈一谈成长中值得分享的故事。然后,请“小寿星”为大家分发生日蛋糕,这是小朋友共同期待的时刻,在这一时刻,大家分享食物,体会着过生日者快乐的心情以及由分享带来的乐趣。。在这一时间段,幼儿尽可能地把自己拿手的歌曲、舞蹈、诗歌、谜语、故事、笑话等分享给其他幼儿。这样的分享活动可给每个幼儿更多精神上的分享机会,让他们尽展才华。。在自选游戏时,幼儿可以随时到这个角区来与小伙伴共同分享自己或他人带来的宠物。三、建立分享规则为使幼儿的分享行为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建立一定的分享规则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所建立的分享规则主要有以下几条。,因为这一时期的幼儿交友更多由利益来决定,所以在分享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平等的分享行为。如常听到“××是我的好朋友,我要把带来的汽车给他玩”“你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不给你玩”之类的话。出现这样的问题,老师可以和幼儿进行讨论:是不是带来的分享物只给自己的好朋友?当别人把自己的玩具给你玩时,你是不是很高兴?如果别人不给你玩,你是不是很难过?让幼儿通过换位思考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