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自动交换光网络摘要: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是下一代智能光网络。本文分析了传统光网络的缺点,并分析了自动交换光网络的特点,对ASON的体系结构、网络结构模型和标准化进程进行了描述。关键词:自动交换光网络,控制平面,传送平面,管理平面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work)以光传送网(OTN)为基础的自动交换传送网(ASTN)。ASON的概念是国际电联在2000年3月提出的,基本设想是在光传送网中引入控制平面,以实现网络资源的按需分配从而实现光网络的智能化一、ASON的网络体系结构 ASON中第一次引入了单独的控制面从而使光网络具备了智能。其体系结构主要表现在ASON的3种平面和3种连接类型上ASON的3种平面从功能平面讲,ASON由控制平面、传送平面、和管理平面组成。ASON引入了控制平面,使整个光网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图1是ASON的体系结构图。控制平面:完成对连接的建立和删除以及其他操作的控制功能。控制平面包括一系列实现路由和信令等特定功能组件,用于连接的建立和释放等。控制平面可以在管理平面的控制下实现连接的建立,也可以独立与控制平面自己完成连接的建立和释放等功能。传送平面:负责数据业务的传送。传送平面与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都有通信接口,通过这些接口,管理平面和控制平面就可对传送资源进行控制和管理。传送平面还可以提供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的通信信道。二、ASON的3种连接在ASON中存在着3种不同类型的连接:永久连接(provisionedconnection)、软永久连接(soft-permanentconnection)、交换连接(switchedconnection)。不同类型的连接是为了在不同的应用条件下提供不同类型的连接的目的。永久性连接是从管理面直接配置传送面资源来建立连接的,这种连接的发起者和配置者都是管理平面,一旦建立连接,在没有管理平面的相应拆除命令情况下连接就一直存在。和永久性连接相反,交换式连接的建立是由控制平面的请求来产生的,对传送平面资源的配置也是由控制平面来完成的。这种连接是应用户的请求而建立的,一旦用户拆除请求,那么这条连接就在控制面的控制下自动拆除了。软永久性连接是介于这两种连接之间,这种连接建立的请求也是从管理平面发出的,但对传送网资源的配置却是由控制平面完成的。这种连接的拆除也是在管理平面的命令下完成的。交换式连接的引入是整个ASON的核心所在。正是由于有了交换式连接的引入,光网络才有了智能,从而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自动提供所需的光通道。而交换式连接是在控制平面的控制之下实现的。三、MPLS/GMPLS MPLS是加快IP网络传送速度的一种有效方式。传统IP网中,每一个路由器都要将IP包头的地址信息剥离并查询自身的IP路由表,这个过程的数据处理量是很大的,路由表越为庞大,传送时经过的路由器越多,包头的总计处理时间就会越长;MPLS则避免了中间节点对IP包头的地址分析,不经过第三层网络层。MPLS协议中采用了“下游赋值”的标签赋值机制,即上游向下游发出请求,下游以一个标签应答上游。IP数据包进入MPLS网络中,入口标签交换路由器(LSR)分析IP包头中源宿地址信息,查询路由表,在IP数据包前方加上一个MPLS网络的标签,将带有标签的IP数据包传送到第二节点,第二节点只需找到匹配的标签,用下一跳的标签替代原有的标签,再发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