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安顺场遗址观后感.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顺场遗址观后感.doc

上传人:小点 2019/5/10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顺场遗址观后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莈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观后感薅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由同瑞党支部组织的“重温红色记忆,重走长征路”活动,活动。我站在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所在地———安顺场刻有“大渡河渡口”字样的如盘巨石上,冒着炎炎烈日,望着奔腾而去的河水,听着导游的讲解,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薃这是一块传奇的土地,也是一块浸透着鲜血的土地。“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就是对安顺场最好的写照。遐想中,我的眼前突然幻化出两幅画面,时而单映,时而交迭。衿一幅是,一百四十二年前,太平军最后一位领袖翼王石达开,于1863年5月14日转战至此,准备过大渡河到川西平原建立根据地。强渡大渡河失败后,石达开和他的四万将士在这里全军覆灭。几天几夜,大渡河水被鲜血染成了红色。石达开本人成了清兵的阶下囚,被押解到成都,于6月25日被凌迟处死。从此,太平天国这场曾威武雄壮一时的历史剧在这里演完了它最后一幕。腿另一幅是,七十年前,由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从云南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后,经会理、西昌、冕宁等地,于5月24日来到安顺场,准备强渡大渡河后继续北上,绕道去川西会合红四方面军。5月25日凌晨,刘伯承、聂荣臻亲自指挥,先头部队仅仅是1条木船,8个船工,17个勇士,这其中还有一个刚满15岁的孩子,每人背着一支冲锋枪,七八颗手榴弹,硬是强渡天险,获得成功。蒋介石妄图将红军变为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破灭了。红军北上抗日的道路打通了。蚇相隔七十年,两出历史剧的开幕是何其的相似,但结局却迥然不同。原因何在?毛泽东发誓不让红军遭遇太平军的命运。他用意志和智慧创造了奇迹!螁是啊,17勇士为我们昭示了一个真理:在革命生死攸关的当口必须强渡!这是因为,没有强渡大渡河的胜利,就没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就没有今天欣欣向荣的新中国。薂革命先烈们早已远去了,但其精神将像纪念馆广场上的雕塑一样,风骨永存!衿蒄2013-9-22肄羁虿蒆膂重温红色记忆,重走长征路莁―――参观安顺桥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有感肆薇2013年9月14日,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位于雅安的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安顺场。薄安顺场地处大渡河中游,是大渡河畔的一个重镇,为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太平天国时期,翼王石达开在此全军覆没。1935年5月,红军长征途经安顺场,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渡过金沙江休息5天后,由会理沿安宁河谷抵达大渡河安顺场渡口。当时只缴获两只船,对岸渡口丈有一营敌军防守。为了扫除这一障碍,红一团挑选了17名勇士,于5月25日冒着敌人的炮火强渡登岸,并陆续渡过了一个师,取得强渡大渡河的首战胜利。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壮丽的篇章。由此,安顺场以“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而驰名。螀看着滔滔的大渡河,听着导游的讲解,我不禁思绪万千。平日里说起长征,我总是联想到“两万五千里、雪山草地、草根树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这样一些词,还有一些电影,电视里的画面。至于更具体,更深入的东西,就不清楚了。但看了这部影片后,一段段悲壮的故事,一个个荡气回肠的场面,让我真切地了解到长征的艰苦卓绝,我也被深深的震撼着:在明知有危险的情况下,是什么力量在支撑并凝聚着他们毫无畏惧、前仆后继地勇往直前呢?那不正是一往无前、所向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