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浅议沙参麦冬汤在儿科中的应用.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议沙参麦冬汤在儿科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漫山花海 2019/5/11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议沙参麦冬汤在儿科中的应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袅浅议沙参麦冬汤在儿科中的应用蚂苟立贞莀芇关键词沙参麦冬汤;儿科;临床应用芇沙参麦冬汤方载于吴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是书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纲领,完善了温病的辨证论治体系,丰富了温病的证治内容,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至今指导着温病临床实践[1]。膂吴鞠通认为辨证准确是医生的第一要务,所谓“治病之必先识证也”。诊疗过程中当先辨病,后辨证,辨病基础上辨证论治,辨证论治基础上随证加减。临床上,若只识证不识病或只知其病却辨不出是什么证,都会延误治疗。因此,将温病的辨证思想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并作深入研究、探讨和发挥,十分重要。沙参麦冬汤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对儿科多种疾病治疗亦有极好的疗效。现将笔者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整理如下,不足之处请同道指正。膁1方义分析莈在《温病条辨》中,关于沙参麦冬汤的记载只有一条,出自《上焦篇·秋燥》的治法中,原文说“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56)”,是在论述感受燥热邪气后,病情迁延,不但肺阴受损,胃阴亦有损伤,症见或热或咳,因燥伤津的现象明显时选用此方。吴鞠通指出,“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认为“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因此上焦温病,其病位在肺。“温者,火之气”、“温为阳邪”,阳盛必伤阴,其病性为热,最易伤阴。阴液的主要功能是营养和润泽人体的各脏腑组织。而胃为“水谷气血之海”,是生成阴液的基础,《素问·玉机真脏论》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因此胃阴充沛与否可影响全身阴液的盈亏。如胃阴充沛可以滋养肺阴,若素体胃阴不足或由于病后胃阴耗损,也必然会导致肺阴亏虚。反之,肺阴亏虚后也会耗伤胃阴。因而在临床上肺胃阴伤往往同时并见而成为一个证候。莅沙参麦冬汤由沙参、麦冬、玉竹、花粉、冬桑叶、生扁豆、生甘草组成。方中沙参、麦冬养阴清热润燥;玉竹、天花粉养阴润燥生津;冬桑叶轻清宣透、疏邪布津,一可凉透燥热而外出,二可宣降肺气以布津,载轻清之药上行,三可凉肝以防肝火风阳之升动;生扁豆甘平和中,既鼓舞脾胃生津之源,又可防止甘寒滋腻碍胃之弊;生甘草甘平和中,调和诸药以为使。全方药味轻灵简洁,既能养阴清热、润燥生津,又无滋腻之弊,符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体现了吴鞠通论述的“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治病思想。临床应用以咽干口渴,或热,或干咳少痰,舌红苔光等辨证要点。沙参麦冬汤针对肺胃阴伤的病机,具有清养肺胃、润燥生津的功效。薁2临床应用袁肺胃阴伤证多见于各种肺部炎症性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和呼吸道的多种传染病(如白喉、手足口病、猩红热等)的后期,以及慢性胃炎等。而沙参麦冬汤在治疗上述疾病中具有良好疗效。深刻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患儿,女,6岁,因“咳嗽半月”就诊。患儿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少色白,3d后痰色转黄、难咯,并伴发热、流黄涕,℃,家长予泰诺林口服后,热势反复,出现咳嗽加重,伴气促,就诊于外院,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紊乱,双肺可见絮状阴影。经抗感染治疗7d后,病情减轻,仍有咳嗽、少痰,遂于今日来我院就诊,刻下症见:无热,偶咳嗽,痰少难咯,无鼻塞、流涕,咽痒,音哑,纳差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少,脉细。查体:℃双肺偶可闻及小湿罗音。西医诊断:肺炎;中医诊断:肺炎喘嗽(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