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购物夏法圣老居士学佛心得.doc

格式:doc   大小:70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购物夏法圣老居士学佛心得.doc

上传人:漫山花海 2019/5/11 文件大小: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购物夏法圣老居士学佛心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袂蚀莈 1、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芄2、谤法是非常严重非常严重的,要下无间地狱,非常厉害非常厉害。羁3、最严重的罪业就是谤法。越是佛教徒越容易谤法。腿4、千万要注意:不可轻易的评论法上的高低膈5、上根利智修渐法,他也是个圆解。圆人修邪法,邪法也圆。莆6、真正是圆人的话,一法圆是法法圆。莃7、对自己适应,应机的法门,就是最好的法门。蕿8、佛友彼此之间互为师友,都是佛陀的弟子。衿9、不能认为自己比别人强,“谦受益,满招损”。始终把自己当做小学生,最为保险。肃9、离经一字,如同魔说。蒁10、学佛的目的:就要把你不能接受的、不欢喜的这种心态要改变过来。羈11、逆缘者,好发心。逆境发心容易,但是可变性大。顺境发心的人,难,他是从理上入的,他不轻易地再能够退转。蕿12、心随境转就是烦恼丛生。膄13、逆境、逆缘、恶缘你要把它转变成自己修持的教材,把它当做善知识,要有报恩、感恩想。袄14、只要你信愿俱足,持佛名号求生极乐世界,即便散念,都能往生。蚁15、他力法门是依靠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尤其是第十八愿,“十念必生愿”,但“十念必生愿”它有一个前提,不是我念十句佛号,我就能够往生了,前提是什么?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极乐世界。肅芆16、“六信”(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里面,“信自”非常难非常难。羂17、我们念的是自性佛,你念佛,你念的是这句佛号,佛也念您,你就是佛。你念的阿弥陀佛,就是念的你自己。这就是“信理”肁18、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袆19、“六信”,我们可以从恭敬他佛入手,“信他”容易。真正的“恭敬”就是“听话”,“依教奉行”就是最大的恭敬。不违佛愿,不违佛志,这就是恭敬。肃肀20、何者为孝,順者为先。薀21、众生知见,修一切善法,有有所求心。薆22、“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境界很高,我们做不到,但是我们不管是布施也好,修忍辱也好,少分别可以吧!少执着一点儿行吧!我们逐步减少我们的众生的情见,把分别心逐渐地转变成分别智。肄蒃23、实际上,信、愿、行就是菩提心。羀24、信、愿、行就是:“信真、愿切、行专”。信不真实,愿就不切,也不是真实的愿,因信上偏了。信上不正,越精进,偏差就越大,只有有智慧,才信的圆融,不至于偏,不至于邪。莇膆25、我们的愿要真实,发虚愿、狂愿会障碍自己修道,同时还是一种妄语。行是对愿的考验。薁26、真实的愿必定是精进用功,成就自己的愿。荿27、因果的关系就是个人的问题个人承担,不能转嫁到他人身上,但真实的发心,能真实的起作用,就能真实地实现。实际上这还是佛菩萨的愿力的加持。肇羃28、心善心净、纯一的时候,恶缘不可能来,邪不侵正,但因果还是丝毫不爽。袄29、信、愿、行既是我们的菩提心。在哪里体现?首先要有出离心。螈30、心不净,你到什么地方去都不行。螇31、在家和尚(心出家,身不出家)身心清净、戒律严禁、发心纯正、悲心深切、一切利他、体现佛陀的慈悲、愿力、方便。羄32、学佛应亲近善知识,远离恶友。肂33、真信、切愿,即便散念亦必往生。因为真信、切愿的话,就和佛菩萨的愿力相吻合了,这里有个感应道交的问题,相应了,你念佛的时候,一声佛号一声心。念佛就是念自性佛,时时提醒自己,时时唤醒自己,使你时时刻刻与佛菩萨的愿力、慈悲、平等、方便,与佛陀的智慧相吻合,你自然而然就得到了佛菩萨一切的功德不可思议的加持力,这是冥冥当中得到的。蒂薈34、境界不可着,不可执,也不可信。对任何善恶、顺逆,一切境界都不要管。一心念佛不求境界,境界不可执。“境缘无好丑,佛号一扫过”肆膀35、只要你不分别、不执著,你心愿具足,老老实一句佛号念到底,保证你万修万人去。羁36、夏莲居老居士给黄念祖老居士说,发菩提心有四句话说得非常非常要紧:“众生慧命,系于一身;汝若不护,罪归汝身”。即凡是有利于修我们自性的本智的一切修为,有这方面的一切因缘,我们都要护持。一切众生与我是不一不二的,一切众生的慧命也就是我自己的慧命,都系在我一个人身上。你若不护持他,不是众生的问题。众生的一切善恶、一切因缘,都和自己是直接的,是不二的。众生的业就是自己的业,众生的罪就是自己的罪。对一切众生不以他人想,使心、佛、众生圆融一体。芈袃37、你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更甭说没有菩提心还想往生,绝无可能。蒃38、只要你想往生、想成佛,成佛的心切、真实,也可以说是菩提心。莀39、十方诸佛唯一的愿就是利益一切众生,以佛陀的慈悲、平等、智慧、愿力救度一切众生,都能得到解脱,最后成就菩提道果。肈40、你说你菩提心,你连个平等心都没有,更不用说慈悲心了,往往在利益冲突当中首先把“我”字当头啊,这个“我见”太重,处处以“我”为中心,这样学佛很难得益。袅蚁41、念佛的要领:“耳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