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9/5/11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金融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 陈敏(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行,吉林长春130000)摘要:本文通过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内部体系以及外部体系的构建两个方面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其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关键词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2-0035-01目前,不当发卡、***等给发展尚不成熟的我国信用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急需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为我国的信用卡行业保驾护航。一、,对其进行风险管理不能沿用过去的理念和方法,而应该根据其特点重新进行构建,其构建的原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系统性。信用卡业务相较于银行其他的传统业务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涉及的环节多,流程也因此变得十分复杂。信用卡的风险管理只有建立起包括事前风险预警、事中风险控制和事后风险化解在内的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够保证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效果。第二,平衡性。信用卡的盈利水平无疑是很高的,但因其具有明显的零售银行业务盈利模式的特征,导致其在风险的控制和业务的进一步扩张上具有很深的矛盾。只有平衡发展的风险管理观,也即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才能够既保证银行获得可观的利润,又保证其风险是在可控范围内的。第三,前瞻性。信用卡本身具有十分明显的高科技的特征,面对普遍存在的伪卡欺诈等给银行造成的巨大损失,发卡行必须提高自身的前瞻性,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例如,风险侦测系统、磁条纹理鉴别系统等加强对信用卡的风险管理。第四,开放性。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的开放性不仅体现在同行间进行信息的共享,也包括与信用卡业务有紧密联系的部门如个人业务部、信贷部等之间进行数据的共享,协同合作,构建风险的管理体系。第五,国际性。构建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内部体系时,突破国境的限制,与其他各国、各国际组织进行亲密合作,利用最新的风险防范措施应对新的犯罪形式,提高防范信用卡风险的能力。,主要包括事前风险预警、事中风险控制和事后风险化解三个环节,具体构建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产品规划阶段的风险管理。在信用卡产品的规划阶段,发卡行需要先对产品的盈利能力进行衡量,然后根据本行的特点以及进一步的经营策略与规划对目标市场和客户进行定位,再结合对市场竞争状况的评估,拟定产品的定价、授信标准、催收政策等具体的细节。第二,市场开发阶段的风险管理。市场开发阶段是进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做好此阶段的宣传以及对客户的筛选工作能够大大降低风险度。在进行市场宣传之前,发卡行做好对市场人员的思想道德培训工作,提高其业务能力;市场开发阶段,明确营销人员的工作职责,确保客户信息的真实性,从源头上防范信用风险。第三,授信审批阶段的风险管理。首先,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和收益的最大化为原则进行授信政策的细化;然后,多渠道搜集信息为信用评分系统提供数据信息;最后,建立完善的信用审核机制,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第四,账户维护阶段的风险管理。经过授信审批,客户成功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