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5,705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ppt课件.ppt

上传人:相惜 2019/5/11 文件大小:5.5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心理成长——:正常、异常郭念锋(1986)认为具体标准一时难于确定,但基本原则是可以说清楚的。为此,从心理学对人类心理活动的定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脑的机能”)出发,明确提出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三原则:第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第二,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原则。第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如果一个人说他看到或听到了什么,而客观世界中当时并不存在引起他这种感觉的刺激物,那么,我们必须肯定,这个人的精神活动不正常了,他产生了幻觉;如果一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事物的规定性,并坚信不移,我们就可以认定,他的精神活动不正常了,他产生了妄想;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冲突与实际处境不相符合,并且长期持续,无法自拔,我们就可以认定,他的精神活动不正常了,他产生了神经症性问题,这些都是我们观察和评价人的精神与行为的关键,我们称它为统一性(或同一性)标准。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同一,必然不能被人理解。在精神科临床上,常把自知力作为是否有精神病的指标,其实这一指标已涵盖在上述标准之中。所谓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是一种患者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或称为自我认知统一性原则的丧失。*人类的精神活动虽然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但它自身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比如一个人遇到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会产生愉快的情绪,手舞足蹈,欢快地向别人述说自己内心的体验。这样,我们就可以说他有正常的精神与行为。如果相反,用低沉的语调向别人述说令人愉快的事;或者对痛苦的事做出快乐的反应,我们就可以说他的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一致性,称为异常状态。*在长期的生活道路上,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这种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人的人格又是可以终身完善的)。如果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一个人的个性相对稳定性出现问题,我们也要怀疑这个人的心理活动是否出现异常。这就是说,我们可以把人格的相对稳定性作为区分心理活动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之一。比如,一个用钱很仔细的人突然挥金如土;或者一个待人接物很热情的人突然变得很冷漠;如果我们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他发生改变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的精神活动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通俗地讲,所谓“心理正常”,就是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或者说是不包含有精神障碍症状的心理活动。遇到喜事儿,高兴;遇到哀伤,不高兴。比如我们在座的人;所谓心理异常:是指有典型精神障碍症状的心理活动。遇到喜事儿,不高兴;遇到哀伤,不痛苦。俗称精神病。*健康不健康郭念锋(1986)《临床心理学概论》提出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心理活动强度;心理活动耐受力;周期节律性;意识水平;暗示性;康复能力;心理自控力;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正常心理健康:符合上述十标准心理不健康:有心理问题,但尚具有社会功能。心理不健康又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或者称为可疑神经症的前期。心理咨询针对的就是这类人群*心理正常心理异常(精神病)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咨询对象)十标准区分三原则区分(郭念锋)(郭念锋)*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需要解决问题并前来寻求帮助者称为来访者或者咨客,提供帮助的咨询师或者专家称为咨询者。来访者就自身存在的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通过语言文字等交流媒介,向咨询者进行述说、询问与商讨,在咨询者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共同的讨论找出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进而寻求摆脱困境、解决问题的条件和对策,以便恢复心理平衡、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